目前分類:禾園健康保健 (8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圖/ 禾園嬰幼兒學校


文/禾園嬰幼兒學校 王俐文園長


      兒童過敏氣喘文教基金會 醫師群


許多家長都以為出生時驗的IgE指數(過敏)正常就代表不會過敏,事實上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實際上出生驗臍帶血裡的過敏指數,僅供參考,如果驗了沒有,並不代表以後就不是過敏兒,因為過敏的症狀是不斷地接觸過敏原(這過程叫致敏)而引發的一種免疫反應,小朋友剛出生時尚未接觸到過敏原,怎麼可能會驗到過敏的抗體呢?除非孩子在母體內因母體吃入過多會引發過敏的食物,而導致胎兒時期就有一些過敏反應,才會驗出過敏反應,以下我們將針對過敏及氣喘相關家長常見疑問給予釋疑:


1.過敏兒常見過敏原及其誘發因素:


塵、蟑螂、黴菌、貓、狗、牛奶、蛋、有殼的海產、以及芒果等等,是過敏病童常見的空氣及食物過敏原;季節交替、上呼吸道感染、劇烈運動、冰冷食物、空氣污染及吸二手煙等等,則是常見的過敏誘發因素。


2.如何照顧過敏兒?


首先必須找出那些因素會引起孩子的過敏,這可藉由生活經驗觀察,皮膚測試或過敏原抽血檢查,找出可能的誘發因素,做為照顧病童生活的參考。此外,在確定孩子為過敏體質後,如何預防孩子長期性的過敏也有以下方法:


(1) 延長母乳哺育的時間:


至少能有6個月,但母親於哺乳期間應避免食用過敏的食物如帶殼海 鮮、牛奶、蛋等。



(2) 延緩副食品的添加:


6個月以後每週逐步增加一種新的食物由疏菜、米(飯)、殼類食品、水果開始;蛋和魚在18個月大以後再添加。



(3)減少過敏原的暴露:


除了需避免食物過敏原外,其他空氣過敏原:塵、動物皮毛、徾菌、蟑螂、煙等也需減少接觸。



(4)若無法母乳餵食或餵食一般時間後要改換配方奶時,能用低敏性的水解蛋白配方:


根據國外的研究顯示:過敏病的累積發生率在餵食母乳或水解蛋白配方的小孩遠低於餵食一般嬰兒配 方奶或豆奶配方的小孩,此證明了水解蛋白配方的功效。


另外,過敏病童父母常見的錯誤觀念或照顧方式,包括:


(一)過度限制氣喘病童的運動。


(二)誤以為呼吸道過敏症狀,是反覆感冒的關係,以致於誤導醫師診斷方向。


(三)把異位性皮膚炎當作蚊子叮咬的紅點,忽視異位性皮膚炎病童,也須積極避免接觸"塵"。


(四)以為家有空氣濾清器,就可以完全隔絕"塵"。


3.過敏兒所喝的奶類該如何選擇?


在嬰兒時期食物最主要來源就是母奶或嬰兒配方奶,站在小兒科醫師的立場,仍極力主張母奶餵食,母奶的好處多多,包括:新鮮、溫度適中、攝食方便,免於細菌污染、低敏感性、含有對抗細菌病毒的抗體、營養充足均衡,且有助於母子雙方面心理上的健康發展,但前提是母親在飲食部分也需避開過敏原且須遵守生病期間不可餵食的原則。

嬰兒配方奶都是由牛奶調製而成,因此牛奶蛋白質是嬰兒食物中最常接觸的外來蛋白,但由於嬰兒的腸胃道黏膜之保護功能不甚完成,因此外來蛋白極易通過,且嬰兒本身之局部性和全身性免疫功能亦不成熟,因此極易發生牛奶過敏的種種症狀如濕疹、蕁麻疹、皮膚搔癢、腸絞痛、嘔吐、腹瀉和眼鼻癢及其他呼吸系統之症狀。綜合多篇研究調查顯示針對一般體質嬰兒給予一般嬰兒配方奶餵食後,發生牛奶過敏的盛行率介於2.2- 5.9 % 之間,但若是針對有過敏病高危險群的嬰兒給予一般嬰兒配方牛奶餵食的話,則發生牛奶過敏的機會卻高達20 %。

4.要如何自我診斷是否有過敏,並避免醫生誤診,一般可依據下列幾種情形詳細於問診時告訴醫師,而不是只是簡單說咳嗽.流鼻涕:



(1)有過敏疾病的家族史,例如父母雙方或一方皆有過敏的問題(如氣喘),則小朋友罹患過敏的機率是正常人的好幾倍。
(2)小時候曾有異位性皮膚炎,長大後罹患其他過敏疾病的機會大增。
(3)每次感冒皆伴隨喘鳴。
(4)咳嗽超過兩週,尤其半夜、清晨時症狀特別明顯。(若總是以感冒來治療,時間一久肺部會積痰,以至於體內細菌孳生,造成自體感染)
(5)清晨起床後常會連續打噴涕、喉嚨有痰。
(6)時常覺得鼻子癢、鼻塞、眼睛癢,特別在整理物品、衣物時。
(7)運動後或吃了冰冷食物會劇烈咳嗽。
(8)固定的皮膚癢疹,冬天或夏天流汗時感到特別癢。
切記!!不要以為喘嗚發作,呼吸困難才足以診斷氣喘病。百分之五十的氣喘病兒童平常只是用咳嗽來表現而已,當您發現家裡的小朋友,常有夜咳或咳嗽超過十天,便需懷疑小朋友得了氣喘病了。假若這些小朋友天氣一變冷就咳,天氣轉好,咳嗽也隨之減少,就更需懷疑氣喘病的可能性了。
不過, 當您被醫師診斷為氣喘病時,不需過度憂心,三分之一的兒童氣喘病會〝痊癒〞,另外;三分之一會日漸轉好,只有三分之一會惡化,所以接受它,用心治療它,是戰勝氣喘的不二法門。
一般氣喘要發作前,都會有些症狀,如:
   (1) 半夜常會因咳嗽或胸悶醒過來。
   (2) 最近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的次數大增。
   (3) 對日常活動或運動的耐性大受影響,原本可輕易爬上三、四樓,
        最近只要稍微走動一下都會咳嗽或感到胸悶。
   (4) 呼氣流量降低超過個人最好值20%以上,都需要特別小心。


5.氣喘易發作的時間為何?


(1)秋末冬初時:


塵蹣於此時最活躍,而且日夜溫差加大,另外,冬天使用的被單
因久久未用,已孶生甚多過敏原如塵蹣、黴菌,若剛拿出來而未經曝
曬,便蓋在身上便易因過敏原之散發,而致氣喘發作。


(2)春末夏初:


梅雨季帶來豐配的雨量也帶來陰霾的感覺,塵蹣及黴菌叢生,皆
易引起過敏病之發生,另外,冷氣機過濾網及出風口一整年未使用,
過敏原亦藏其中,此時一經使用,過敏原也易散播於空氣中,氣喘也
易發作。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圖/禾園嬰幼兒學校


文/陳進成 醫師


尿道炎案例分享:


還未滿月的安安,原本長得健康可愛,有天突然發高燒,還不斷地呻吟。緊急送醫,醫師做完身體理學檢查卻找不到發燒的原因,於是安排尿液檢查,確定是尿道炎,在尿液和血液培養也都長了細菌,證明是急性尿道炎合並敗血症。醫師說不積極治療是會致命的。媽媽追問醫師:「我祇聽過大人得尿道炎,安安年紀才這麼小,怎麼可能得尿道炎呢?」醫師回答說:「幼兒不僅會得尿道炎,而且可能會有潛在先天性泌尿道畸型的危險,必須同時診斷治療,否則以後經常反復性發炎,日子久了可能導致腎臟嚴重破壞,甚至要洗腎。所以安安為什麼會尿道炎,還必須安排特殊的檢查,看看泌尿道是否有先天的畸形?」做過腎臟超音波和膀胱輸尿管攝影,結果證明有嚴重的膀胱輸尿管逆流。出院後醫師建議先口服抗生素預防尿道炎復發,不幸地尿道炎卻一再發作,安安終於接受手術治療,手術後持續追蹤,檢查沒有再發現尿路逆流,尿道炎也不再復發,安安現在已唸國小三年級,身體健康﹑發育良好。


嬰兒尿道炎好發年齡:


 

尿道炎在嬰兒期(兩歲以前),男孩的發生率較高,可能與男嬰的泌尿道畸型較多有關,且感染到時最快12小時內就會發病。過了嬰兒期女孩的發生率超過男孩,可能是因為女孩的尿道較短使細菌容易由陰部進入而感染。



嬰兒尿道炎診斷徵狀:



急性尿道炎在大人和年紀大的兒童常會有解尿疼痛和頻尿的現象,所以較易診斷。但是在嬰幼兒時期,由於缺少語言表達的能力,通常僅僅以發燒來表現,所以較易誤診。有時更會以非特異性的症狀如胃口不佳﹑躁動哭鬧不安﹑嘔吐﹑腹瀉﹑黃膽來表現,倍增診斷的困難,所以醫師須有高度警覺性,才能藉小便檢驗來診斷。


 
尿道炎的診斷之所以重要,除了尿道炎急性期在嬰幼兒可能引起致命的敗血症外,有部份的病患潛在有泌尿道的先天畸形,其中百分之八十是膀胱輸尿管逆流,如不使用藥物來預防或必要時以手術矯正,可能造成反復性腎臟發炎,最後引起腎臟不可逆的嚴重的病變而必須洗腎。所以幼兒尿道炎時,醫師會安排超音波﹑膀胱輸尿管攝影或其他檢查,確定有無先天的畸形。
 
在處理方面需要抗生素7-10天,要多喝水,勤排尿,更重要的是要檢查有無泌尿道的先天畸形,有的話要給予適當的處理。我們的結論是如果嬰幼兒如果有不明原因的發燒應該要做尿液檢查,如此才能提高尿道炎的診斷率,更一步檢查有無泌尿道的先天畸形。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禾園嬰幼兒學校


文/禾園嬰幼兒學校.疾管局


隨著新流感疫情加溫,防疫工作似乎已成為全民運動,許多疫情報告也顯示,目前得到H1N1六歲以下病患絕大部分都是在家中自行照顧的嬰幼兒,此調查報告也間接說明送入團體中的嬰幼兒得到新流感的比例比在家中自行照顧的比例還要低,會造成此狀況的原因最主要是因為在家中許多大人認為是在家裡而疏忽防疫工作,例如:戴口罩或一回家就先洗澡.洗臉.換衣...等,也因此許多家長開始花大錢購買許多號稱可以防疫的物品,但很多專家認為在未認清目前疫情的傳染途徑而盲目購買防疫物品,反而會白花錢,在此為了讓家長可以把錢花在正確的防疫刀口上,以下禾園將為您整理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防疫物品,進行防疫功效比較,好讓家長可以正確進行防疫工作,維護家人及孩童健康:


1.空氣清淨器:


僅能降低空氣中雜質,且目前尚無研究佐証空氣清淨氣的殺菌功效,再加上新流感並非空氣傳染,而是屬於飛沫及接觸傳染,因此在未經過研究證實下,過濾空氣對目前疫情及有關空氣傳染途徑的相關疾病幫助並不大.


2.乾洗手:


可隨身帶乾洗手清潔雙手,對於杜絕有關接觸及飛沫傳染途徑的疾病有很大的功效,例如:臨時性咳嗽及打噴嚏或流鼻涕,在未能即時利用肥早清水清洗時,可隨時用來清潔消毒雙手.


小小提醒:


肥皂洗手應至少洗二十秒,並將手指及指縫.指尖搓洗乾淨.


可利用含60%以上的酒精加上些許甘油替代洗手液洗手.


3.體溫計:


新流感症狀之ㄧ是發燒,而發燒是以38度準,但不論是測量哪種的體溫計都會因測量角度及方式..而有所誤差,建議可以多量幾次,並以最高值為準.


小小提醒:


新生兒因耳道較小,建議以肛溫測量為準(新生兒係指出生兩個月內的BABY).


出生兩個月~一歲以前的嬰幼兒因耳道構造關係,建議使用嬰幼兒專用耳溫槍.


4.口罩:


因新流感病毒是藉由飛沫及接觸感染,一般外出可戴外科及平面口罩預防感染.


小小提醒:


因每個人抵抗力不同,為避免潛伏期感染,建議平時可以戴上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口罩基本上若有沾上口水或噴涕.鼻涕..等,請立即更換,以免降低口罩功效.


5.酒精:


可用70%酒精及含氯消毒劑擦拭環境中可能經常接觸的任何物品,避免病毒存活造成接觸傳染.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台大感染科 黃立民醫師


      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兼林口長庚醫院院長 林奏延院長


圖/禾園嬰幼兒學校


台灣首見一歲十一個月嬰兒平時在家中讓家人照顧,卻因感染新流感嚴重至住院治療,是至今年紀最小的住院病例,醫師表示,這顯示病毒也已開始進入家庭及個人保姆家庭中,建議大人回家後除洗手外,也要更衣,最好能洗澡、洗頭髮、漱口、洗臉...等,以免不小心將病毒傳給孩子。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此次無法自行外出的嬰兒染病,顯示病毒不但在社區及家庭中流行,甚至在家庭式保姆中更造成很大的防疫漏洞。建議大人要抱孩子前,不僅要洗手,而且容易藏匿病菌的臉部、脖子、口腔、鼻腔都應擦洗乾淨。



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院長林奏延表示,病毒若在社區廣泛流行,將會造成比學校更嚴重的群聚感染,治療更顯吃重。他提醒,多數感染者都屬輕症會自行痊癒,一般六歲以下的輕症兒童,通常只會發燒一天半,且精神與活動力良好;一旦發高燒三十九度連續三天以上,就可能有問題,如果活動力不佳、眼神渙散、嗜睡、睡著後叫不太起來,也應到大醫院治療。對成人感染者來說,若出現呼吸急促、神志不清、血壓降低、休克、咳嗽有血、痰液顏色變深等跡象,才應至大醫院。



目前很多雙薪家庭因懼怕群聚感染而將孩子交給祖父母或保姆帶,但黃立民建議,如果孩子發病在家休息,建議父母儘量請假照顧孩子,因老人家感染後變成重症的風險也高,尤其罹患慢性病或癌症者,再加上許多家庭中的成員無法有效率的配合防疫工作,例如:沒生病的狀況戴上口罩預防....等,往往都容易造成潛伏期中的感染,這些問題反而在學校防疫工作會比較受到重視,值得大家留意。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圖  禾園嬰幼兒學校


為了避免H1N1侵入校園,園長最近在參加相關H1N1研討會後,特地整理了以下資料,讓家長可以和學校一同防範H1N1侵入你我及身邊的每一個人,在此也順勢提醒家長們務必要配合遵守學校相關防範H1N1規定(為了怕家長忘記相關規範~園長已張貼於門口),以保護校園內所有寶貝們的健康:


一.H1N1何時會疫苗?


國光疫苗預計在11月開打,新任衛生署副署長張上淳提醒,感染過H1N1且已痊癒的民眾,因有免疫力,不必再接種疫苗;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得過新流感,在已有免疫力的情況下,接種疫苗也不會有安全上的疑慮。。


二.H1N1疫苗優先施打對象?


五大優先施打對象為醫療及防疫相關人員、孕婦、1至6歲學齡前兒童、7歲以上領有重大傷病卡的民眾及國小學童。



接下來的順序為:13至15歲國中生、16至18歲高中生、19至24歲族群、25歲以上患有心肺血管疾病、肝、腎及糖尿病等高危險群;至於25歲以上的健康成年人及65歲以上的長者,則是最後施打的對象。



三.H1N1疫苗安全嗎?



針對外界認為國產疫苗緩不濟急的質疑,衛生署表示為了確保疫苗品質,國光疫苗還是會依照WHO的標準流程進行,不會因此縮短時程影響品質,所以請大家不用過於擔心。


四.如何預防H1N1新流感?


1. 減少環境中的感染源:


目前室內環境最危險的地方是醫院及診所,因此到醫院探訪病人或到醫療院所看病,一定要戴上口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當接近有疑似或確定是流感症狀的人時,最好保持一公尺以上的距離。在室內時,最好打開窗戶,維持戶內良好通風。


2. 經常洗手:


經常以肥皂或洗手乳洗手,特別是吃東西前、抱小孩前、看病後、上洗手間後及擤鼻涕後與咳嗽後,並盡量不要以手接觸口鼻。若無法馬上以肥皂洗手時,可使用含六○%以上酒精的乾洗手液隨時噴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完整的洗手,應花上至少唱兩次「生日快樂歌」的時間。


3. 正確使用口罩:


不正確使用反而會增加傳播的風險。一般外科、棉布及紙口罩即可預防飛沫及接觸感染。沒生病的人基本上是不需要戴口罩的,除非要與生病的人緊密接觸或擔心身旁有H1N1潛伏期的患者可考慮戴上。此外,在緊密接觸後,應立刻丟掉口罩,並以肥皂清潔雙手。使用口罩時,需將口罩緊覆口鼻。當口罩變濕,迅速更換。紙口罩只能使用一次,布口罩每次使用後需清潔。


4. 不要輕忽任何身體不適徵狀:


出現任何小感冒...等不適症狀,不論輕重務必儘速戴口罩就醫,以免因為拖延而造成群聚感染。如果出現H1N1新流感疑似症狀(發燒、打噴嚏、流鼻水、打寒顫或肌肉酸痛)時,除就醫進行"快速篩檢"外,務必避免外出。


五.得了H1N1新流感,怎麼辦?


若確定是新流感,四十八小時內投藥,是預防演變為重症的關鍵,基本上大多感染新流感者只要提早發現治療,變成重症機率會越小。但會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包括孕婦、慢性肺病患者(包括氣喘)、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免疫抑制患者等,仍要特別注意。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 禾園嬰幼兒學校


前陣子有家長居然向園長我誇讚禾園老師很像大長今一樣,原因是因為家長覺得老師比醫生還厲害,居然可以發現醫生沒發現的病狀,還給了家長連醫生都很訝異的專業建議。老實說,不論將孩子送進哪個學校就讀,只要進入團體中的孩子就會因為要產生自我抗體而變得比較容易生病,但因為現在很多病症都太類似了,再加上近年台灣各地誤診的機率及家長隱匿病情將孩子送入學校的比例實在很高,為提前防範潛伏期疾病及因應風災過後可能會面對的疾病問題,老師們也常利用園內購進一些醫療檢查及拋棄式設備來為孩子進行每日檢查,飲食部分也請營養師進行調配,老師們則除了這些例行性工作外,還需了解每種食物的屬性,以方便視孩子狀況為每位孩子調整體質。前陣子有家長不太了解正確的量耳溫方法,為避免發生家長對發燒的判讀不正確,而造成「怎麼量都量不準」的困擾,再加上大部分疾病都是在"發燒"時傳染力最強,以下將針對一般家長會提出的疑問進行相關說明:


.孩子發燒時,該怎麼辦?


一般來說,嬰幼兒清晨體溫最低,傍晚較高,一旦受到病毒感染,身體內的免疫力會自己提升,以便與病毒作戰,也因此發燒當下若孩子活動力及食慾一如往常,並不需急著為孩子退燒,因為此時身體內的免疫系統正在與病毒作戰,一旦體內免疫系統戰勝,將有助於自我免疫力提升。這也是為甚麼不管何時讓孩子入學,絕大多數的孩子在入學後一年內都還是這麼容易生病,但在一年後,生病機率反而慢慢的降低,最主要也是因為孩子自我抗體已經建立,就像打預防針一樣。


此外,發燒的照顧過程中需視孩子的病症幫孩子蓋上厚厚的棉被,而不是只要發燒就要一直為孩子加蓋被子,如此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病情加重,舉例來說:若孩子發燒時出現顫抖及四肢冰冷明顯徵狀,請務必為孩子添蓋被子,因為免疫系統啟動時,人體會自動將體溫調高以保護人體,俗稱"發燒",此時人體會感到寒意,便藉由"顫抖"增加熱量,同時間體內也會為了減少散熱而出現血管收縮現象,所以四肢也會冰冷,不過一般來說,出現這些症狀的孩子都會比較容易出現40度高燒,要特別留意保暖 ; 但若與此狀況相反,孩子摸起來體溫很高,活動力正常的狀況下,請讓孩子正常遊戲,一旦汗流出來就會退燒。


但我們仍強烈建議一旦發燒務必帶孩子到醫院或診所診斷,原因並非要用藥品殺體內病毒,而是要確認病因以追蹤病源,減緩不舒服徵狀。(藥品大多都是用來減緩不舒服症狀而非有殺病毒功能,一切僅能依靠體內免疫系統來殺病毒),而目前台灣嬰幼兒最常見會發燒的病因有:


1.呼吸道感染(咳嗽流鼻涕):在家照顧可以使用蒸氣來蒸口鼻以減緩徵狀,但須特別說明的是在初期診斷時一般容易與過敏搞混,因過敏症狀有時與感冒類似,在未對症下藥治療下,導致過敏日益嚴重也有可能會出現流膿鼻涕或出現有痰音的咳嗽,甚至因過敏過於嚴重而導致鼻竇炎。也因此,最簡單的辨識是在未發燒的狀況下超過一週病情仍未好轉,即有可能是"過敏"; 相反的若有發燒或在未發燒未就醫的狀況,但一週後有好轉跡象下,即為呼吸道感染。


2.中耳炎(除發燒外,無明顯其他徵狀):基本上中耳炎被發現時,常常就是發燒的時候,而會造成此原因大多為耳屎堆積過多造成,嚴重不理會的話容易造成聽力受損,建議每三個月至半年定期帶孩子至耳鼻喉科檢查耳朵。


3.尿道感染(除發燒外,無明顯其他徵狀):基本上大多數徵'狀只會出現發燒,少部分嬰幼兒則會有哭鬧不安、食慾差、嘔吐、腹脹或腹瀉等症狀,有些新生兒則以反覆吐奶、生長遲滯或延遲性黃疸來表現,而兩歲之前的男童會比女童更容易得尿道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洗澡時未協助清理包皮藏垢處。


4.腸胃系統疾病(嘔吐腹瀉嘴破):也就是所謂的"輪狀病毒""腸病毒",這些病症都有一定的病程,必須經歷過一連串的病程,才會好轉,舉例來說:"輪狀病毒"會造成發燒.嘔吐及腹瀉,正常來說,三天後都會好轉; 而腸病毒則會出現發燒.嘴破好幾個洞與手足出現紅疹...等症狀,一般來說徵狀出現後一週後就會好轉,總之,此類型病症的孩子在照顧上只要留意飲食,並保持活動力正常即可。


.嬰幼兒幾度算發燒?


由於嬰幼兒體溫比成人高些,測耳溫時,兩歲內是38度以上才算發燒,三至十歲為378以上,而十一歲以上至成人最高溫為376,大於六十五歲為37度半以上算發燒。不過每人不同時段都有差異,最好平時先測出正常值範圍(最高及最低值),在生病時可以做個比較,並提供醫師參考。


.該如何用耳溫槍正確測量出體溫?


    測出的體溫正確,如果是習慣用右手,則測病人右耳。將「槍頭」伸入耳內,越深入越好,同時以另一手把外耳翼上半部向上拉(一歲內幼兒)或向後拉(一歲以上),以利耳道能伸展變直。自己測溫時,則要反手由頭後拉耳翼。有些耳溫槍是採單點掃瞄,在伸入後按鍵就顯示瞄準方向的耳膜溫度。有些採多點掃瞄,按鍵後要稍轉動方向,當掃到最高溫點,才發出嗶嗶聲顯示溫度。


   對一個半月內嬰兒、或三歲內而免疫不全或身體狀況危急者,須要更審慎態度,才不致誤判,因此不太熟悉使用耳溫槍的人,最好在同一耳測三次體溫,再採最高溫值。左右所測溫度可能有異,所以應每次都測同一耳。連續測溫時,兩邊可能有0.200.3度之誤差。耳內有阻塞物或過多耳垢、耳朵被帽子蓋太久,都會影響測溫。剛游泳、洗澡、暴露於太冷或太熱氣溫下,要避免立即測溫。


    有時病人明明已發燒,但所量溫度卻正常,並非耳溫槍不準,而是「槍頭」未能對準耳膜,掃瞄到耳道其他溫度低的部位,尤其是家庭用單點掃瞄耳溫槍。醫院所用多是價位更高的多點掃瞄耳溫槍,所以會較準確。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禾園嬰幼兒學校

文/記者 張文函

諮詢/禾園嬰幼兒學校 王俐文園長

     仁美中西醫師   陳維苓醫師



常常有家長會問~自從孩子進入團體後,好像變得比較容易生病,常常好沒三天又開始出現症狀,不管換了幾間學校還是一樣,這到底是為甚麼?


其實,一般感冒幾乎都是一個禮拜就會好,有時生病拖很久時也會發現,孩子活動力超好,吃跟睡也都正常,只是每天總會有某些時候會流鼻涕(有時濃有時是清的),不然就是咳嗽(偶而會有痰音),因此就認為是感冒,於是急急忙忙的帶去看醫生,藥也就這樣一直吃下去了,到了最後才發現原來只是過敏,卻因為治療錯方向,導致過敏越來越嚴重,鼻涕黃帶青且咳嗽有痰聲,甚至因誤吃感冒藥物而導致身體的一些好菌被殺光降低免疫力,到最後身體也產生抗藥性,只要一碰上真的感冒很難好!


事實上,這倒也不是醫生的醫術問題,而是感冒和過敏的徵狀真的太難區分了,再加上很多家長都會忽略問診這部份,也會輕忽孩子可能會因為家長說明的不清楚而導致醫生開錯處方,治療錯方向,而讓病期加長,中醫常說的"望聞問切"在西醫來說指的就是~"望"活動力和氣色、"聞"聽診器、"問"醫師詢問病史以及與疾病相關資料、"切"其他耳鼻喉檢查,這四種最容易忽略的也就是在"問"這個階段,簡單來說就是問診,總而言之,在診斷疾病時,如不仔細詢問起病原因、發病經過、治療情況、體質和過去病史,並和望診、聞診和切診所得結果結合起來分析,是絕不能正確診斷疾病的,也不會有恰當的治療。


以過敏來說,其實近來天氣不穩,日夜溫差相當大,不少鼻過敏的民眾異常難過,打噴嚏、流鼻水、鼻子發癢,過敏症狀全部跑了出來,耳鼻喉科門診人數也明顯增加。醫師提醒,鼻過敏原因有很多,如果放任不管,可能長出鼻息肉,處理起來更為棘手。 對於鼻息肉肥大的患者來說,想要順利呼吸,都成了一種奢侈的享受。季節變化之際,溫差太大,鼻息肉變大,鼻腔黏膜肥大,引發頭痛,有時呼吸不順,鼻涕倒流,還得以嘴巴代替鼻子來呼吸,苦不堪言。


其實一般來說為甚麼以前在家照顧孩子時孩子很少會過敏,但一送去學校就容易過敏,最主要的原因是送入團體的孩子接觸外面的空氣會比較多機會,空氣中的一些會引起過敏的物質常是造成孩子過敏的主要原因,若再加上氣溫變化太大,受到風寒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就會導致嚴重過敏症狀,例如:流出清水鼻涕或咳嗽。如果相應不理反覆發作,症狀就會越來越嚴重,甚至導致鼻塞及細支氣管炎...等,所以要找出致病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在此也建議,天氣忽冷忽熱,許多家庭開始使用冷氣及電風扇,有鼻過敏症狀者在使用冷氣、電扇時,請切記不能直接對著出風口,室內溫度最好維持在25度左右。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禾園嬰幼兒學校


文/賴旗真


尿布疹是一種接觸性皮膚炎,常發生在嬰幼兒臀部、生殖器周圍、大腿內側等尿布所涵蓋範圍的皮膚。嚴重時,甚至會續發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黴菌(如念珠菌)感染。



◎造成尿布疹的原因如下,其中以對磨和糜爛為最原始的原因:



●對磨:皮膚與尿布間的摩擦,造成角質層(皮膚最外層)保護結構的破壞。



●水:角質層浸水久了,會造成糜爛,破壞了表皮的防禦功能,增加刺激物質對皮膚的穿透力。



●尿糞液:尿液中的氨會使皮膚的酸鹼值升高,加速細菌對糞便中蛋白分解,造成皮膚刺激。



●微生物:主要指白色念珠菌,但是非致病原兇,通常先有接觸性皮膚炎,才會造成念珠菌寄生感染。



●化學刺激物質:香皂、消毒藥水、濕巾、紙尿布上的螢光劑、洗衣粉中,添加的生化蛋白分解酵素都可能加重皮膚的發炎。



另外,紙尿褲使用的品質、使用習慣、更換頻率、寶寶排泄後的清潔程序,以及徹底性,也是造成尿布疹的重要因素。



尿布疹最重要的是要區別有沒有合併念珠菌或細菌感染。尿布疹一開始只發生在與尿布接觸的皮膚區域,外觀通常是一片紅疹;若是合併念珠菌,皮膚皺摺處像是屁股溝和腹股溝內也會變紅,還會有散發性的點狀小紅疹,小紅疹周圍有時會有落屑和小膿包。



◎預防尿布疹的方法:



●勤換尿布、保持小屁屁乾爽:此項為最重要的一點!新生兒一天之內排尿的次數約大於20次, 到了一歲時,約7次,需要勤於檢查小屁股是否濕了。千萬不要因為購買了吸收力強的紙尿布,而疏於檢查更換紙尿布。



●小屁屁的清潔:排便後,用溫水洗淨皮膚,再輕柔地用乾布拭乾,有時可以讓小屁屁做一下日光浴,不用馬上穿尿布。



●寶寶衣物的清潔:洗衣中加的殺菌劑務必沖洗完全、依照洗衣機正常洗淨流程可能比手洗來的乾淨、衣料太硬可能會擦傷皮膚。



另外,更換尿布後,可以用油性的潤膚乳塗抹皮膚,以形成保護膜。塗抹之前,須注意小屁股是否乾爽。有些嬰兒爽身痱子粉含有玉米澱粉,容易被黴菌分解造成孳生,要小心使用。如果寶寶經常會起尿布疹,建議於每次清洗過後,在皮膚上擦一些防護軟膏,如:凡士林或氧化鋅藥膏。但在起紅疹時,正確的診斷很重要,一定要接受醫師檢查治療。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禾園嬰幼兒學校


文/記者 許敏溶


經調查發現市售玩具有九成是中國製物品,而中國製物品大多充斥著有毒的可塑劑,因此要避免毒害除了要認明有貼附「商品檢驗標識」之外,並在每次使用完都要記得用肥皂水洗手,因為光是用清水洗手並無法去除這些附著於油脂的有毒物質。



目前消基會抽檢市售全塑膠玩具,發現共有九件可塑劑含量超過標準值,其中十九件居然有八件是中國製產品,顯示中國製玩具可塑劑超過標準的情況,相當普遍。



林杰樑表示,可塑劑最明顯的是對生育能力的傷害,根據美國的研究顯示,男性體內可塑劑濃度若過高,精子活動力會變差,影響生育能力;而孕婦體內可塑劑濃度過高,則將導致小孩出現隱睪症、尿道閉鎖不全等先天性疾病。



德國萊因化學實驗室資深專案經理章啟鵬認為,除非含有高劑量PAH,聞起來有輪胎味,否則一般民眾也無法分辨哪些商品含有PAH或可塑劑,家長必須小心選擇。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 禾園嬰幼兒學校


一、若有同住的家人自流感病例集中地區入境者,請通報禾園以方便在校為寶貝進行簡單病症隔離觀察。


二、在家應避免人禽共居,並儘量避免接觸禽鳥及其排泄物,如有需要接觸,則應注意防護(如:戴拋棄式口罩、拋棄式手套),事後並以肥皂(液)徹底清潔雙手並用酒精消毒。


三、在校將針對嬰幼童及教職員著重於用餐前、抱小孩前、睡覺前、遊戲後、如廁後、擤鼻涕或打噴嚏後以肥皂(液)徹底清潔雙手並用酒精消毒。此外,將加強每日環境清潔及消毒,並確實清洗曝曬玩具、遊樂設施暨桌椅等用品或器材。


四、平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咳嗽及打噴嚏以紙巾掩住口鼻,必要時為預防潛伏期間感染,將要求所有教職員及較大嬰幼童戴上拋棄式口罩。


五、餐點來源將更要求廠商注意來源衛生。


六、要求營養師設計餐點時更著重均衡飲食,以增強免疫力。


七、建議家長及嬰幼童進行自我健康管理,減少到公共場所,若必須前往則儘量戴上拋棄式口罩。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時,應立即就醫,不宜上班上課。


八、目前可以有效預防的口罩為拋棄式口罩及N95口罩(一般活性碳及棉製口罩僅能防塵防臭),可以有效預防病菌的為酒精(75%的酒精是目前測試較不使手過度乾燥的調配方式)。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禾園嬰幼兒學校


文/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高雄市禾園嬰幼兒學校


要預防H1N1新型流感(豬流感),就必須先認識H1N1新型流感(豬流感),事實上最近很多家長都很擔心也頻頻詢問園長各項有關H1N1新型流感問題,為了使園內防疫工作可以進行的更確實,以下禾園將針對相關家長提問的H1N1新型流感問題釋疑。


甚麼是H1N1新型流感?


H1N1新型流感(豬流感)原是一種於豬隻中互相感染的疾病,屬於A型流感病毒,常見病毒為H1N1H1N2H3N1H3N2。美國疾管局資料顯示,美國以前即曾有人類感染豬流感之病例,但台灣未曾有人類感染豬流感病例。目前墨西哥與美國爆發的豬流感疫情,即為H1N1病毒所引起。


H1N1新型流感傳染方式?


H1N1新型流感傳染途徑與一般流感類似,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一般成人在症狀出現前1天到發病後7天均有傳染性,也就是說在潛伏期就會開始傳染,尤其對於病程較長之病患,更可能發病期間繼續散播病毒。


感染H1N1新型流感會出現哪些徵狀?


人類感染H1N1新型流感症狀會出現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酸痛、頭痛、寒顫與疲勞,有些病例甚至出現腹瀉、嘔吐症狀,部分病例出現流鼻涕等症狀,很容易與一般流感混淆。


如何確定是否感染H1N1新型流感?


因其徵狀與一般流感類似,無法依症狀研判是否感染H1N1新型流感,需採取檢體進一步檢驗始可確認。若曾有相關旅遊史、接觸史及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H1N1新型流感有沒有治療藥物?


目前克流感(Tamiflu)及瑞樂沙(Relenza)均可用於治療H1N1新型流感,但使用抗病毒藥劑前仍 應由 醫師評估,因此不用過度擔心。


如何預防H1N1新型流感?


()注意個人衛生及保健:勤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


1.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應立即更換並丟進垃圾桶。


2.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若無面紙或手帕時,可用衣袖代替。


3.如有呼吸道症狀,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2公尺以上距離。


 4.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要立即澈底清潔雙手。


5.生病時應在家休息至少一週,除就醫外,儘量避免外出。


 ()避免前往H1N1新型流感發生地區。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  禾園嬰幼兒學校


常常很多家長很煩惱孩子為甚麼厭奶?厭奶期到底有多長?遇到孩子厭奶期時,到底要怎麼樣可以促進孩子的食慾?....等問題,為避免家長困擾,禾園在與相關專家討論請教後,將針對有關厭奶期會遇到的相關問題一一為家長釋疑,期盼在家長與學校共同努力下可以陪同孩子一起順利度過"厭奶期"。


1."厭奶期"甚麼時候開始?
剛出生的寶寶,成長速度其實很快,不過,這種現象到了寶寶3-5個月大左右,就會開始產生變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寶寶已經開始厭煩牛奶或母奶的味道,嚴重的話,甚至會一整天都不願意進食!


2."厭奶期"多久會一次,一次大概多久?


厭奶期的寶寶基本上奶量會突然驟減,甚至一整天完全不喝,讓許多做父母的很擔心寶寶!事實上,厭奶期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過程,並不是一種病症,也不會影響孩子成長及健康,但要切記千萬不要因為擔心而過於強迫孩子進食,因為這樣反而會讓孩子的"厭奶期"拉長及降低營養吸收力,影響到寶寶成長發育。


厭奶期的寶寶,剛開始大部份都發生在3-5個月大時,但也有一些寶寶早在1~2個月大就出現厭奶的現象。"厭奶期"一般都會斷斷續續出現,從1~2星期到半年;而每一次"厭奶期"大概都會維持一星期~半個月不等的時間,這些都算是正常範圍。

3.怎樣觀察孩子不想喝奶不是因為生病,而是因為是「厭奶期」,有哪些徵狀可以判別?
(1)精神、活力都很好,但是就是不愛喝奶 ,看到奶就轉頭或大哭
一整天情緒活動力都很好,但就是不會餓!即便強迫餵食,寶寶也總是很快就用舌頭將之頂出來或是不願意吞嚥任由奶流出來,甚至有些寶寶一聞到奶味就皺眉,甚至把頭別開。
(2)喝奶容易不專心
正常來說寶寶是可以很專心把奶喝完,但到了厭奶期時,寶寶常會因為周圍的一些人事物,就停頓下來不喝了,例如:在寶寶視線範圍內有人走過或聲響...等等,感覺上幾乎任何事物都比喝奶要容易引起寶寶強烈的注意。

4.為什麼會有"厭奶期",該如何應對呢?


(1)喜歡變化的天性:


基本上寶寶都是用感官來學習及感受世界,相對的寶寶也跟成人一樣,對於單一口味的食物,是無法長久接觸,尤其當成人在寶寶面前開始吃其他寶寶沒嘗試過的食物,寶寶會開始想要嘗試,但因為無法用語言表達,所以就會用拒絕喝奶的方式來達到目的,甚至會因為讓寶寶不小心接觸到一小口重口味的食物,也會讓寶寶上癮,進而拒絕嬰兒食品。


應對方法:


若寶寶已到了吃副食品的月齡(四至六個月),可以在烹調副食品時,以天然食材(非罐頭嬰幼兒食品)提升食物的美感,讓副食品替代奶,反而營養價值更勝於奶。



(2)成長需求及速度趨緩停滯:

正常來說,寶寶到了某一個階段成長速度較趨緩和,對營養與熱量的需求不像之前那麼大,因此即便強迫餵食孩子也不一定可以吸收的了這麼多,反而會因為強迫導致孩子對飲食產生恐懼變成一種病徵,就像成人的"厭食症"一樣。


*厭食症跟病症式的厭奶最大不同是:BABY時期的病症式厭奶是因為強迫進食造成的一種病症;而厭食症是因為過度拒絕食物,而產生的習慣性拒絕的一種病症。


應對方法:


寶寶天生會有自我求生能力,也就是說寶寶到了厭奶期不想喝牛奶,但也未到要吃副食品的月齡,不必強迫寶寶進食,一整天不願意進食是正常的,但如果寶寶到了第二天仍不願意進食或連續一個月喝奶量過少,甚至影響到生長曲線,必要時可請醫師檢查,並開立一些促進食慾的藥,促進寶寶的食慾。


(3) 長牙的不適:

正常來說寶寶大約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以園內寶寶例子來說有些會提早至三個月長牙,因此特別愛咬磨東西,以舒緩長牙時所造成的不適,當然也變得不喜歡喝奶了。


應對方法:


.改變進食的方式,嘗試用湯匙餵食,也能讓寶寶因為新鮮感而接受


(4)突然更換奶粉:


有些寶寶會因為不同廠牌的奶粉更換,且更換的程序過於直接,無適當的適應期,而拒絕食用。


應對方法:


寶寶對於食物的適應力沒有那麼好,因此採漸進式的添加方式,讓寶寶在不知不覺中習慣新的食物,一般來說每天添加半匙新奶粉,直至全部更換過來為止。


(5)奶嘴口徑不合:

有的寶寶厭奶,是因為奶嘴的口徑不適合,造成寶寶不容易吸吮,而引起厭奶的情況。


應對方法:


要讓寶寶飲用前,可以把奶瓶倒過來,奶水若呈水滴狀陸續滴出就是OK,但若奶水滴的太快或太慢,就會容易造成寶寶的不適感。

重要提醒:

寶寶在厭奶時期若沒有異常的現象發生,例如:活動力減弱...等或者有不舒服的表現,即便都沒有進食,家長也無需太過擔憂。只要配合上述的幾項因應措施,就能安心、愉快地陪伴寶寶一同度過厭奶期!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文/圖 禾園嬰幼兒學校


腸病毒四月份進入高峰期,從今年二月份開始,台北市已經有幼托、國小一共9個班級、25人停課,其他縣市也陸續出現出現重症個案,為了避免疫情擴大,衛生署除了宣導洗手五步驟,今年也增加著重宣導洗手的五個時機,包括吃東西之前、抱小孩前、看病後、上洗手間、擤鼻涕之後,一定要記得洗手,才能徹底防治腸病毒。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採訪/張雅馨
諮詢/台大醫院醫師 柯建至
   高雄禾園嬰幼兒學校  王俐文園長        


近一兩年來許多父母開始重視出生嬰兒的零歲教育也就是俗稱的"潛能開發",但對於寶寶即將開始進入團體生活都不免擔心是否會容易生病,事實上台大柯醫師認為寶寶在六個月以前有來自媽媽的抗體,因此免疫力佳,罹病的機率會較低;但六個月以後的寶寶,因為媽媽的抗體消失,而自己體內的免疫機能尚不成熟,罹病機會就較高,不過,有喝母奶的寶寶罹病的症狀會比喝配方奶的寶寶來的輕微。但值得一提的是 ,要幫助寶寶提高自己體內的免疫機能卻需藉由施打疫苗.適度罹病.安全照顧三種方式來建立,禾園嬰幼兒學校王園長將針對這三種方式逐一說明:


1.施打疫苗:


(1)每種疫苗施打時機及劑量都是經由政府衛生單位聯合其他國內外專家共同制定的,常見父母因故延 後施打,反而容易讓寶寶暴露在危險的環境中,因此按時去施打疫苗對於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2)事實上圍繞在我們身邊的病菌實在是非常多,因此,抵抗各種不同病菌的疫苗也不斷陸續在市面上推出,而人體最奧妙的地方是在生病時利用侵入體內的病菌來產生抗體,而疫苗的原理即是利用極少量不對人體產生威脅的病菌數來打入人體內,增強對部分病菌的抵抗力 。


 (3)部分疫苗在施打後即具有極少量的傳染力,因此,對接種疫苗後的寶寶仍要留意傳染問題。


2.適度罹病:

    剛送入團體的寶寶正常來說罹病的機率及嚴重性會比已送入團體半年以上的寶寶來的高。對於在入團體後一年內的孩子來比較,未接觸團體前的孩子越少生病會遠比進入團體前較常生病的孩子來得容易罹病,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全世界並無可以預防各種疾病的疫苗,因此有更多疾病是需要藉由自體罹病來產生抗體。這也就是為甚麼剛送入團體的寶寶在入團體一個禮拜內開始便會容易罹患各種小疾病,事實上這些小疾病對寶寶來說並不是完全是壞處,反而可以適度的產生抗體,增強本身的抵抗力,切忌若因剛開始的小疾病而放棄進入團體生活,反而會使寶寶產生抗體的機能無法發展成熟,屆時寶寶長大後要再進入團體還得再重新適應發展過,對於寶寶的身體機能來說反而造成莫大負擔。

3.安全照顧:

(1)適度調節孩子體溫:
基本上越小的寶寶散熱機制越差,所以視每日氣候變化及週遭環境狀況來幫寶寶增減衣服是非常重要的,寶寶罹病的常見原因也多是冷熱交替造成的傷風感冒,例如:流鼻涕.咳嗽...等,此外,寶寶的脖子.肚臍.腳底板也是在冷熱交替時最常造成嬰幼兒傷風感冒的途徑, 所以父母親應該針對這三種地方進行保暖,另外,禾園王園長也建議每日體溫的測量最少應為早晚兩次,因為有些寶寶敏感度低,輕微發燒也不會哭鬧,主動為孩子測量體溫也可隨時監測寶寶的身體狀況,若孩子在未罹病的狀況下體溫偏高,應是過熱的關係,只要將多餘的衣物卸下再給予觀察即可。


不過有一部份的寶寶發燒並不一定是感染引起的,像早產兒、或低體重兒,是因為腦部發育還沒成熟,常常在夏天,會隨溫度的增高,體溫會比較高,但是,大部份來說,都是只有在較熱的時節,而且在早上,會比較高一點,最高可能在37度到38度之間。


(2)注意營養:
母奶成分是需要靠母親所攝取的飲食,因此母親吃得均衡營養才能給寶寶最完整的營養﹔每個成長月齡的配方奶粉所包含的營養成分不同,因此,適當的依照寶寶月齡更換配方奶,對於寶寶的營養攝取是正向的。但當寶寶已經到了可以吃副食品的月齡,應製作營養豐富的副食品。若寶寶抵抗力不佳,可考慮其他醫師建議的營養品,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

過敏的小孩,副食品的添加一定要延後,在牛奶或母奶的餵哺六個月以上後,再添加副食品。另外,以過敏兒來講如果母奶不夠,要餵哺牛奶,可餵哺低過敏的水解蛋白嬰兒配方奶粉,比較過敏的食物,像︰蛋、有殼的海鮮,必須要延到一歲以後才給,減少會引起過敏的狀況,才不容易受到其他細菌或病毒的侵犯,因為過敏時是寶寶最容易讓病菌侵入的時機。

(3)寶寶接觸的環境:


多接觸綠色環境:多帶寶寶到戶外綠地走走,多呼吸新鮮空氣,看看綠色植物,多些運動將提高身體各項機能,減少罹病機會。


定期清理寶寶遊戲環境:寶寶在6個月後開始學坐、爬、站、走,且容易將隨手可得的物品放入嘴中,因此定期整理家裡,並清洗及曝曬寶寶的玩具及注意寶寶手部清潔,才能避免感染疾病。  


與家中其他生病的小朋友及大人隔離:
家中成員往往白天各自在外忙碌,也因彼此在外接觸的人員較無法控管,所以常常容易帶著病菌回家而不自知,再加上家中大人抵抗力多比家中孩子來的強,因此疾病往往只會滯留在大人身上卻無徵狀,但一不小心卻又傳染給家中寶寶,因此在家中唯一的作法就只能在某成員有不舒服的狀況下,暫時避免過多的互動,以免擴散交叉感染。而父母親在照顧上,也要注意衛生,若家中有兩個以上的孩子,建議應該照顧完一個孩子的生活起居,再洗手照顧另一個。

(4)寶寶接觸的人員控管:
醫師建議在團體中接觸寶寶的照顧者應該隨時帶上口罩,勤洗手並且應單一照顧,而不是由過多人員輪流照顧﹔另外,寶寶從外面回家後,家人最好能先洗手、嗽口及戴上口罩後,再抱寶寶,避免疾病期或疾病潛伏期傳染給寶寶;若是進出人多擁擠之處(如:醫院、戲院),最好能換下衣服、洗完澡後,再抱寶寶。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禾園嬰幼兒學校


文/台中梧棲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


要簡單從孩子外觀觀察出有沒有罹患鼻竇炎?最簡單就是看孩子眼睛有沒有黑青青地腫了起來。很多父母其實不知道小朋友流鼻涕流久了不去理會它,是會引起滿嚴重的鼻竇感染。事實上,急性鼻竇炎多半是一般感冒的併發症,最主要的成因是鼻竇內部加溫濕化鼻腔吸入的空氣,且感冒時若鼻竇開口受到阻塞,會導致內部的黏液清除不易,又加上感冒病菌感染,就造成了鼻竇炎。



一般罹患鼻竇炎的2-6歲幼童會持續分泌濃稠鼻涕、鼻水倒流、鼻塞、咳嗽及眼睛周圍水腫;而罹患鼻竇炎的0-2歲嬰幼兒則常常躁動不安或是活力、食慾減差,7歲學齡兒童可能抱怨頭痛,睡眠不佳。最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感冒約7天就會痊癒,如果超過10天還在流鼻涕,就要小心是鼻竇感染或是過敏體質所引起的過敏反應,因此,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帶孩子就醫時一定要把孩子何時開始出現病徵.病徵發展狀況...等詳細情形告知醫生,避免醫生錯判病情,延誤孩子治療黃金時機。



最後要特別提醒家長,一旦確診為鼻竇炎,應連續使用抗生素10到14天或症狀消失後,再持續治療7天。現在人多有「抗生素恐懼症」,千萬不可以為病情好轉,就自行停藥。此外,慢性或反覆鼻竇炎,除了施予藥物治療外,應該積極找出相關的致病因子,如:過敏性鼻炎.胃食道逆流.....也會造成鼻竇炎的發生。至於常被問到是否小朋友免疫力不足,才會反覆發作?事實上,因免疫力不足而造成鼻竇炎的比例佔不到千分之五,父母不必過度擔心。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圖/禾園嬰幼兒學校

很多孕婦從一懷孕開始,就開始擔心孩子有沒有問題?醫生每次檢查都沒問題嗎?其實,只要注意以下事項,就可以減少生出遲緩兒的機會。


1.孕期照x光 


在懷孕期x光照射可能產生的影響,必須考量照射的時間和劑量,而一般健康檢查的所照的x光的劑量還蠻低的,一般來說並不會有太多影響,且若接受x光照射的時間在排卵受孕的兩周之內,這時候胚胎尚未進入所謂的「器官分化期」,影響層面屬於「全或無」的效應,也就是說若未造成流產,就是沒有什麼影響。


2.孕期吃的東西

在孕期,其實可以多攝取蛋白質食物,因為澱粉類的食物對胎兒的營養並沒有多大的幫助,另外,要小心的是食物及食具中的環境荷爾蒙會造成新生兒智力低下、畸形、癌症、矮小等不幸的後果。因此,在懷孕初期就需要謹慎的挑選食材及器具,只要有過度注射生長激素的肉類或已受到鉛汞污染的食物或過度噴灑農藥的蔬果或經常食用罐頭食品(尤其是美國製造)或經常性使用塑膠含有"酚甲烷"餐具..等,都可能會造成生出遲緩兒狀況!




3.孕期擦的東西


在孕期,多數的化妝品及卸妝用清潔用品都含有環境荷爾蒙,因為化妝品的標示多半不清楚,尤其進口產品更是要小心,最安全的作法就是在孕期減少化妝甚至不要化妝。


4.孕期吸入的空氣




其實,曾有學者研究發現,被污染的空氣中有一種成分是會造成過動兒...等狀況,且住在越多車輛的馬路邊50公尺範圍內的孕婦,都是在風險的範圍內,最好也不要在家裡燃燒香、金紙、精油、蚊香等,若擔心的話,也可以帶上口罩預防!


4.孕期的睡眠


妳知道在床頭擺滿了未拔掉插頭的音響、未關機的手機、正在充電的充電座、使用中的電蚊香...等電器,是有可能會洩出低頻的電磁波。這樣的電磁波除了會造成不孕症的機率更會增加自發性流產的機會,不得不注意。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圖/禾園嬰幼兒學校


一般小孩要到七歲以上,才會「喀痰」這個動作,但先決條件必須痰是稀而不黏,要讓痰液稀釋,分二層次:
1. 痰稀一點:多喝溫開水、吃熱稀飯,薰水蒸氣。


2. 使痰不那麼黏及濃稠:少吃動物性蛋白質,如魚、蝦、蛋,少吃燥熱、油炸之食物,房間放一盆水,以免房內太乾燥。
3. 另外有一簡單食療,潤燥化痰,甜甜的很好吃,小孩子很適合吃,對於感冒後咳嗽之收拾殘局,效果不錯,而且不熱不寒,副作用少,你可先試試三次,方法如下:
川貝冰糖燉梨,選黃皮較粗之梨子,不用削皮,中間梗挖空,塞入冰糖,蒸煮20分鐘後,梨子會自然出水,連果肉一起吃下。嚴重者可用3至6公克之「川貝粉」,不過要先蒸煮20分鐘後,再與上述冰糖水梨共同蒸煮20分鐘後一起吃下。此方化痰效果佳,可試試,可多吃幾次沒關係。
(以上為50公斤之成人量,小孩則依體重,按比例食用,例如25公斤者,吃一半)
4. 請醫師開化痰藥物。

經過以上努力,小兒的痰液,就會變得比較容易咳出來,接下來就是如何幫助痰更多出來:

一般小孩要到七歲以上,才會「喀痰」這個動作,大部分小孩子的痰,都是靠他自己白血球、吞噬細胞等免疫系統,自己分解吸收掉的,但若小孩痰太多了,滿出來了,大部分是以「ㄡˇ痰」的方式排出痰液,故各位家長常會發現,有痰的小孩吃飯吃到一半,咳一咳常會吐,吐出的食物中摻雜著許多黏黏的痰,我們大人要想幫助小孩排痰,可用彎曲空心的手掌,在小孩背後拍一拍,利用震動的原理,讓痰震出來,(先決條件痰還是要讓痰稀一點),而 其實最佳拍痰時機是小孩正在咳時,拍痰方式如下:
頭要低低的,嬰兒抱在家長双腿上(家長坐著),小孩則站著或坐著,對著空垃圾桶,也是頭要低低的,由中背往上背拍,不要太大力,輕輕拍即可,這樣子,小孩就會排出很多痰。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禾園嬰幼兒學校


文/邱健群



生個健康又漂亮的小孩,是世間父母自古以來不變的願望。又因為皮膚是佔人體最大面積、也最易觀察到的器官,因此若看到自己的小寶貝在出生後,皮膚有一些問題,特別容易造成新手父母的緊張焦慮。


父母常會覺得奇怪,怎麼小傢伙老是在沐浴後起疹子?或誤以為是蚊子叮的得滿頭包呢!這些隨溫度起伏的紅斑來得快,去得也快,只要小傢伙在哭泣後,很快平靜下來,或沐浴後,乘涼一下,顏色很快就退去了。



其實,這種紅斑在臨床上我們稱之為鮭魚紅斑(Salmon patch), 這是一種相當常見且溫和良善的胎記,長在臉上,又稱為小天使之吻(angel kiss),若是發生在後頸部則叫做鸛鳥(送子鳥)叼痕(stork bite)。簡單地說,這些都是由正常的「微血管」擴張所造成的。



鮭魚紅斑發生率極高,超過一半的新生兒可觀察到。通常一出生就有,也有因不明顯的型態,到滿月時才發現。臉上會帶著淺紅色的平坦小斑,常分布在前額中央、眼皮、鼻尖、上唇或後頸中央頭髮覆蓋處,只要認真端倪小臉龐,大概不會遺漏。所幸,這些小斑的淺紅色澤,襯在嬰兒白裡透紅的臉蛋上並不突兀,加上規模多半小小的,平坦而不會有異於肌膚的觸感,又常成群結隊的聚集,就像送子鳥叼著嬰兒稚嫩的臉龐,留下的一串祝福痕跡。



因為「微血管」的組成特性,當嬰兒大聲啼哭時,或溫度躁熱時(例如剛洗過熱水浴時),當微血管怒張,血液聚集到皮膚裡,這些單純微血管就更加地鮮明起來。





這些鮭魚紅斑的特點是平坦、色淺、範圍小而無害,像是一團打了小結的微血管,臉上的鮭魚紅斑隨著嬰兒慢慢長大,大概過了一週歲半(18個月大)幾乎都會銷聲匿跡,彷彿是皮膚生長擴張時,把這些小結扯開了,但發生在後頸部的送子鳥吻痕不易消失,但因為位於頭髮覆蓋處,不易構成美觀上的問題。


而事實上,在診斷檢查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只要以拇指輕壓小紅斑,讓血流退出此處的微血管,顏色就退去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較為嚴重的血管瘤(如葡萄酒紅斑)在小嬰兒身上可能有類似的初期表現,若是葡萄酒紅斑不會自然消失,反而會隨時間日愈嚴重,更可能合併一些腦部或眼睛方面的問題,這時必須加以治療。



不過為了安全起見,對於小嬰兒臉上的小斑不放心或不確定的家長們,我們還是建議應該把小寶貝帶給皮膚科醫師評估,並且讓醫生了解孩子身上小斑出現的時機...等,以讓醫生可以正確判斷及診療。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禾園嬰幼兒學校


文/中央社記者黃國芳


嬰幼兒時常哭鬧抓臉,家長要小心小孩是否得「脂漏性皮膚炎」;署立嘉義醫院表示,家長發現小孩皮膚紅腫脫皮,需馬上就醫,避免在臉上留下疤痕。



嘉義醫院小兒科醫師吳姿瑢表示,「脂漏性皮膚炎」最容易發生在嬰兒的臉上,判斷病徵就是脫皮,皮膚會有屑屑掉下來,再來就是紅腫,「脂漏性皮膚炎」雖然會自己痊癒,但不去管它,有時還會更嚴重,容易引起嬰兒抓臉,破皮流血感染病菌。建議家長要馬上帶小孩就醫,只要擦藥膏,症狀就能逐漸消除。



吳姿瑢指出,小孩子頭皮卡太多油脂也算是「脂漏性皮膚炎」,家長千萬不可直接把油層摳下來,正確的步驟是用嬰兒油把卡在皮膚上的油脂泡軟,再輕輕的用水清洗,不能用肥皂洗,肥皂的成分會刺激皮膚,讓病情無法好轉;小孩滿周歲後,發生「脂漏性皮膚炎」的機會就很少了。



吳姿瑢強調,大人也會得「脂漏性皮膚炎」,但原因與嬰兒不同,大多是因工作壓力或睡眠不足引起,發作時只要抹藥膏,睡眠充足,3、4天就會好,較令人困擾的是,成人得「脂漏性皮膚炎」容易反覆發作,有時吃麻辣鍋,皮膚也會發癢。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禾園嬰幼兒學校


文/黃曼瑩


 




父母常容易將孩子說話不標準解讀成「臭乳呆」,以為如長輩所說「長大就會好」,有些父母則歸因於「舌頭太短」,而要求剪舌繫帶;其實,發音標準與否牽涉的範圍很廣,極少是因為舌繫帶過短造成的,有部分的孩子因為缺乏口腔刺激,才無法確實發音。


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長大就會「說話標準」,萬芳醫院復健部語言治療技術長王雅慧表示,口齒不清晰有可能是生理的問題、聽力障礙、或者是口腔感覺不當、甚至可能是學習而來的;會發生的原因很多,必須及早由語言治療師評估釐清原因,才不會延誤了治療的時機,以致成了真正的「大舌頭」或「台灣國語」。


有部分的孩子因為缺乏口腔的經驗及刺激,或者構音器官的運動及協調或力量不足,才無法確實發音,家長可以從居家的日常生活中多提供適當的刺激以及訓練,幫助孩子正確發音。王雅慧舉例,像是在用餐方面,家長可依適齡使用不同的餐具 (如練習杯、吸管、湯匙、杯子)、提供不同種類的食材、適度讓孩子自己進食;也可以藉著遊戲來練習,比方說讓孩子玩吹泡泡、用不同的方式吃東西 (舔咬啃抿吸)等;此外,儘早開始刷牙、練習仰頭漱口也對孩子的口腔經驗有所幫助。


若孩子出現「大舌頭」的情形,父母不應一再糾正孩子的發音,以免導致往後拒絕說話。若在孩子3歲左右,親戚朋友還是無法聽懂他說的話,就需要至復健部門診,確診口齒不清的原因,以及如何幫助幼兒改善。如果父母依醫療建議而發音仍未改善,在孩子4~6歲之際,便可接受語言治療,因為此時孩子的認知發展、生理發展皆趨於完善,治療的效果較能得以彰顯。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