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禾園嬰幼兒學校


整理/禾園嬰幼兒學校 王俐文園長


出處/BABY HOME 小寶媽咪


常常聽到很多家長在問該如何用不打孩子的方式來教孩子,也常可以在電視上看到于美人在她的節目中講不要打小孩,很多的親職教育者也呼籲不要打小孩到底小孩該不該打?這個問題時常引起家長廣泛,因為所有教育小孩的書都說不能打小孩, 可是我個人覺得打小孩的字要做修正。打手心是打,打屁股是打,打耳光是打,用皮帶抽也是打,用衣架也是打,可是這些打的力道跟對孩子的傷害度都不一樣 不能一蓋而論。


小孩該不該打


中國傳統家教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觀念根深蒂固。今天,當賞識教育,快樂教育等新教育理念衝擊傳統教育的時候,總有不少父母抱怨:對孩子,打,不行;但不打,教不好。英國與美國的很多地區都規定父母打孩子是違法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明確規定不得對未成年人進行體罰。可是在南韓,法律又是允許父母打孩子的。孩子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到底該不該打呢?
我認為:適當體罰孩子,讓他明白做錯事情應當承擔責任,並學會承受壓力,是有好處的。現在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簇擁下的小皇帝小太陽,往往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稼穡不分五穀,在各種新奇食品,成箱玩具的陪伴下長大的。大人們捧在手裏怕摔著,含在嘴裏怕化了,疼都來不及,怎麼捨得動一根指頭?孩子犯了錯誤即使媽媽有時氣不過想打孩子,也在爺爺奶奶疼愛下望而卻步。於是有些孩子就變成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稍有不順心就不高興就和大人鬧,家長批評一句便不得了,養成飛揚跋扈唯我獨尊的壞習慣。
古語說:養不教,父之過。現在家庭,教育子女的任務卻不僅僅在父親,母親也扮演著不可輕視的角色。在提倡賞識教育,快樂教育的今天,新一代的父母們為了讓孩子成人成才,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有立足之地、有所建樹,可以說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在孩子犯了錯誤,批評教育效果甚微,或者明知錯誤卻屢教不改時,也許會忍不住揚起你的巴掌,讓孩子改正錯誤,讓孩子明白做錯事應當承當責任。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朱家雄認為: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會絕對不打孩子,而世界上極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問題的關鍵不是能不能打,要不要打,而是應該怎樣打。打孩子,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適度原則


體罰孩子,一定要適度,俗話說,常罵不驚,常打不怕。經常打孩子,孩子就會習慣於挨打,逐漸養成一種即使挨打也滿不在乎地態度,結果使孩子成為一個具有頑固反抗精神和暴力傾向的人。我原來的一個同事,他兒子成天逃學,整天沉溺於網咖,還會和一些不良少年打架鬥毆。同事氣得沒有辦法,隔三差五就會痛打一頓。可是不僅不起作用,還使孩子變本加厲,據同事氣憤地說,孩子不僅在挨打時一動不動,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還會惡狠狠地看著他。後來我離開了那個單位,那孩子現在怎麼樣了也不得而知,但我想他也許不會成為心理很健康的人吧。
家長如果真要教訓孩子,一定不要使用任何工具,用手打幾下孩子的屁股就行了。
家長期望完全通過打來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錯誤的。一味打,只會造成孩子種種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決不能獲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第二:及時原則


盡可能在孩子發生不良行為時馬上加以懲罰,因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關係是密切的,年齡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過去幾天再懲罰,或幾件事加起來一起懲罰,孩子會不明就理,甚至不清楚自己為何受罰。所以懲罰應及時,即發現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及時進行懲罰,指出其錯誤所在和應該承擔的後果。
第三:隱蔽原則


人前教子的傳統教育方法已經不合時宜,所以一定要注意打孩子的場所,對孩子進行懲罰應避免在公共場所和外人面前,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當眾不留情面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當眾頂撞,父母也會很沒有面子。胡適的母親就是教育孩子的典範,從不在人前打孩子。


另外,打完以後要愛撫,講道理,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打他是為他好;孩子受到懲罰改正錯誤以後,爸爸媽媽要適時地對孩子進行言語和行動上的肯定,不要讓孩子感到自己不受重視了、被冷落了。爸爸媽媽要讓孩子明白,他之所以受到懲罰,並不是他因為他是個壞孩子,並不是爸爸媽媽不喜歡他,而是他這件事情做的不對。


小寶媽媽個人觀感~~
現在的父母已經不像以前的父母,教育水準至少都是高中大學,而且少子化生出的孩子都像寶,越來越少會像以前的父母是全武行的來教訓小孩,尤其是年輕的一輩 不希望像老一輩那樣打小孩,又看到很多教養書籍上說不能打小孩,就照著專家說的不打小孩 結果養成一堆小霸王。


于美人賺那麼多錢,她有傭人可以幫她照顧孩子的起居及家事,所以她除了工作以外的時間還可以專心的陪孩子,當然對孩子的教育可以是愛的教育,可是大部分的媽咪不是蠟燭兩頭燒的上班婦女就是全職媽媽,每天一早起來張羅一家大小的吃喝拉撒睡,還有做不完的家事,甚至還有夫家娘家一堆七嘴八舌的人要應付,所以我不覺得她可以拿她的方式來教大家不要打小孩,況且就像我講的現在人打小孩已經跟以前的打法差很多了,若再鼓勵大家不打小孩,那就是養成一個一個的爛草莓了,所以我認為與其親職專家大講不打小孩,應該教大家如何適度的及有方法的打小孩才是建立一個如何用處罰及適度獎賞來導正孩子行為的方式


園長小小分享~~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方法是可以完美教育好一位孩子,"打"並不是絕對的不好,畢竟小時候的我們也是被打大的,只是要看"打"的人是誰?是為什麼而打?當下的情緒如何...?我相信絕大部分人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不是因為想打而打不是嗎?老實說,身為教育者的我也打過我自己孩子的手心及小屁屁,打完後我也很捨不得,但整個過程中我知道我在做甚麼?很多孩子因為被打而受傷是因為打的人不懂得將情緒抽離,因為情緒已經凌駕在教育之上了,所謂"殺"紅了眼就是這樣,若忍住不打孩子呢?那更慘!!除非有第三者介入,否則可能會因為要避免打而出現"口不擇言"的狀況,反而造成孩子心理更難彌補的傷害


人是情緒的動物 ,我寧可不要相信會有不打人的父母及老師,所以在家裏或學校我會請家人及老師,在教導孩子時,若在氣頭上一定要隔離自己緩和情緒再去處理,其他成員看到也要立即介入給予孩子言語或行為教導,這也是為什麼在禾園裡每個班都會有兩位老師的用意,因為不論是自己帶或請保母帶或請托嬰中心帶孩子,主要照顧者一定會有情緒,當然我也相信人是自私的動物,所以在我們業界裡也有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不讓自己的孩子待在自己的班,這是一個專業幼教者應該有的態度,因為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在同一空間所受到的對待一定會不一樣


總之,教育的方法有很多,不論是"打""罵""講道理".....都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端看我們怎麼去使用這些方法,而不是讓情緒來駕馭教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