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禾園嬰幼兒學校


前陣子有家長居然向園長我誇讚禾園老師很像大長今一樣,原因是因為家長覺得老師比醫生還厲害,居然可以發現醫生沒發現的病狀,還給了家長連醫生都很訝異的專業建議。老實說,不論將孩子送進哪個學校就讀,只要進入團體中的孩子就會因為要產生自我抗體而變得比較容易生病,但因為現在很多病症都太類似了,再加上近年台灣各地誤診的機率及家長隱匿病情將孩子送入學校的比例實在很高,為提前防範潛伏期疾病及因應風災過後可能會面對的疾病問題,老師們也常利用園內購進一些醫療檢查及拋棄式設備來為孩子進行每日檢查,飲食部分也請營養師進行調配,老師們則除了這些例行性工作外,還需了解每種食物的屬性,以方便視孩子狀況為每位孩子調整體質。前陣子有家長不太了解正確的量耳溫方法,為避免發生家長對發燒的判讀不正確,而造成「怎麼量都量不準」的困擾,再加上大部分疾病都是在"發燒"時傳染力最強,以下將針對一般家長會提出的疑問進行相關說明:


.孩子發燒時,該怎麼辦?


一般來說,嬰幼兒清晨體溫最低,傍晚較高,一旦受到病毒感染,身體內的免疫力會自己提升,以便與病毒作戰,也因此發燒當下若孩子活動力及食慾一如往常,並不需急著為孩子退燒,因為此時身體內的免疫系統正在與病毒作戰,一旦體內免疫系統戰勝,將有助於自我免疫力提升。這也是為甚麼不管何時讓孩子入學,絕大多數的孩子在入學後一年內都還是這麼容易生病,但在一年後,生病機率反而慢慢的降低,最主要也是因為孩子自我抗體已經建立,就像打預防針一樣。


此外,發燒的照顧過程中需視孩子的病症幫孩子蓋上厚厚的棉被,而不是只要發燒就要一直為孩子加蓋被子,如此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病情加重,舉例來說:若孩子發燒時出現顫抖及四肢冰冷明顯徵狀,請務必為孩子添蓋被子,因為免疫系統啟動時,人體會自動將體溫調高以保護人體,俗稱"發燒",此時人體會感到寒意,便藉由"顫抖"增加熱量,同時間體內也會為了減少散熱而出現血管收縮現象,所以四肢也會冰冷,不過一般來說,出現這些症狀的孩子都會比較容易出現40度高燒,要特別留意保暖 ; 但若與此狀況相反,孩子摸起來體溫很高,活動力正常的狀況下,請讓孩子正常遊戲,一旦汗流出來就會退燒。


但我們仍強烈建議一旦發燒務必帶孩子到醫院或診所診斷,原因並非要用藥品殺體內病毒,而是要確認病因以追蹤病源,減緩不舒服徵狀。(藥品大多都是用來減緩不舒服症狀而非有殺病毒功能,一切僅能依靠體內免疫系統來殺病毒),而目前台灣嬰幼兒最常見會發燒的病因有:


1.呼吸道感染(咳嗽流鼻涕):在家照顧可以使用蒸氣來蒸口鼻以減緩徵狀,但須特別說明的是在初期診斷時一般容易與過敏搞混,因過敏症狀有時與感冒類似,在未對症下藥治療下,導致過敏日益嚴重也有可能會出現流膿鼻涕或出現有痰音的咳嗽,甚至因過敏過於嚴重而導致鼻竇炎。也因此,最簡單的辨識是在未發燒的狀況下超過一週病情仍未好轉,即有可能是"過敏"; 相反的若有發燒或在未發燒未就醫的狀況,但一週後有好轉跡象下,即為呼吸道感染。


2.中耳炎(除發燒外,無明顯其他徵狀):基本上中耳炎被發現時,常常就是發燒的時候,而會造成此原因大多為耳屎堆積過多造成,嚴重不理會的話容易造成聽力受損,建議每三個月至半年定期帶孩子至耳鼻喉科檢查耳朵。


3.尿道感染(除發燒外,無明顯其他徵狀):基本上大多數徵'狀只會出現發燒,少部分嬰幼兒則會有哭鬧不安、食慾差、嘔吐、腹脹或腹瀉等症狀,有些新生兒則以反覆吐奶、生長遲滯或延遲性黃疸來表現,而兩歲之前的男童會比女童更容易得尿道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洗澡時未協助清理包皮藏垢處。


4.腸胃系統疾病(嘔吐腹瀉嘴破):也就是所謂的"輪狀病毒""腸病毒",這些病症都有一定的病程,必須經歷過一連串的病程,才會好轉,舉例來說:"輪狀病毒"會造成發燒.嘔吐及腹瀉,正常來說,三天後都會好轉; 而腸病毒則會出現發燒.嘴破好幾個洞與手足出現紅疹...等症狀,一般來說徵狀出現後一週後就會好轉,總之,此類型病症的孩子在照顧上只要留意飲食,並保持活動力正常即可。


.嬰幼兒幾度算發燒?


由於嬰幼兒體溫比成人高些,測耳溫時,兩歲內是38度以上才算發燒,三至十歲為378以上,而十一歲以上至成人最高溫為376,大於六十五歲為37度半以上算發燒。不過每人不同時段都有差異,最好平時先測出正常值範圍(最高及最低值),在生病時可以做個比較,並提供醫師參考。


.該如何用耳溫槍正確測量出體溫?


    測出的體溫正確,如果是習慣用右手,則測病人右耳。將「槍頭」伸入耳內,越深入越好,同時以另一手把外耳翼上半部向上拉(一歲內幼兒)或向後拉(一歲以上),以利耳道能伸展變直。自己測溫時,則要反手由頭後拉耳翼。有些耳溫槍是採單點掃瞄,在伸入後按鍵就顯示瞄準方向的耳膜溫度。有些採多點掃瞄,按鍵後要稍轉動方向,當掃到最高溫點,才發出嗶嗶聲顯示溫度。


   對一個半月內嬰兒、或三歲內而免疫不全或身體狀況危急者,須要更審慎態度,才不致誤判,因此不太熟悉使用耳溫槍的人,最好在同一耳測三次體溫,再採最高溫值。左右所測溫度可能有異,所以應每次都測同一耳。連續測溫時,兩邊可能有0.200.3度之誤差。耳內有阻塞物或過多耳垢、耳朵被帽子蓋太久,都會影響測溫。剛游泳、洗澡、暴露於太冷或太熱氣溫下,要避免立即測溫。


    有時病人明明已發燒,但所量溫度卻正常,並非耳溫槍不準,而是「槍頭」未能對準耳膜,掃瞄到耳道其他溫度低的部位,尤其是家庭用單點掃瞄耳溫槍。醫院所用多是價位更高的多點掃瞄耳溫槍,所以會較準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