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記者葉正玲


人是群聚動物,從出生開始就已經處在在兩人以上的群聚生活,除非全世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否則一生都是處在群聚生活中也就是團體生活,而最容易威脅生命的應該是疾病的蔓延,這也讓人不禁開始思考群聚感染罪魁禍首的病菌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實地調查也發現,洗手前後的總生菌數,最高可相差達124倍!但在不正確的洗手方式下,也可能造成洗手後的細菌反而比洗手前更多。衛生署提醒,所有疾病的起源大多是來自家庭,也因此最根本預防方式就是由室外到室內或進出醫療院所時確實將手洗乾淨,才可有效預防群聚感染疾病,尤其病人.孩子. 老人通常免疫力較低,容易造成感染,不論您從事甚麼工作,若因為一時疏忽,藉由雙手將病菌帶入家中,將可能促使病菌帶入學校,造成群聚感染。



很多人都以為部分疾病只會小孩傳小孩或大人傳大人或動物傳動物,衛生署認為這個觀念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只要會在人類身上停留的病菌就有可能會交互傳染,不論對象是老人或小孩。目前衛生署也發現因為這個錯誤觀念造成疏忽而引起群聚感染的狀況居然層出不窮,實在令人十分憂心,實際調查結果顯示,很多病菌會不斷突變,但因為一般輕壯年的抵抗力較小孩及老人好,不小心讓病菌上身不見得會出現病況,但到孩子或老人身上就不一樣了,所以不要以為家裡沒有其他人生病,但小孩生病就一定是從外面感染的,很多時候反而是自己傳染給孩子而不自知,所以小心不要讓自己成為疾病的媒介。



另在實驗時也發現有9位民眾,洗淨雙手後的總生菌數比洗手前還多,分析原因發現,民眾可能在洗完雙手後再碰觸洗手設備,或直接用雙手擦拭衣褲,也可能是洗手的動作不完全等所造成,因此,正確洗手是落實洗手確實度的一個重要環節,最多甚至可減少手上99%以上的細菌數。



衛生署表示,雖「紅眼症」疫情已逐漸趨緩,但因為台灣地處亞熱帶,每年均有不同型別的腸病毒交替流行,因此衛生署提醒,預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應於平日即養成勤用肥皂洗手的良好公共衛生習慣,並從家庭做起而不是只有在公共場合才要求,才能真正達到預防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