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命教育(1)  

文/禾園嬰幼兒文教集團 王俐文執行長

圖/禾豐嬰幼兒學校

、甚麼是『嬰幼兒生命教育』?

大多人都知道『三歲定終身』這個結果,卻總是忽略了0-3歲這個階段的養成教育,事實上,零歲教育(學前)階段是嬰幼兒在接受正式教育前最重要的關鍵期,也是人在一生中建構基本知識、友善行為及正確處事態度養成的關鍵時刻。

生命教育(2)  

『嬰幼兒生命教育』不但是學前教育的重點,更是社會及品格教育的核心。有鑑於此,為了培育每一為孩子完整正向人格,我們特別將『嬰幼兒生命教育』規劃在平時的生活中,並分為「尊重教育」、「三品教育」、「仁德教育」及「能我教育」四大主軸。

生命教育(3)  

一、「尊重教育」

       『尊重教育』簡單來說,就是自尊及尊人,「對父母懂得感恩」、「對師長懂得感謝」、「對社會懂得回饋」,我們也藉由「探索自我、認識自己」系列課程活動中發現孩子個別特質與優點,找到最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更讓孩子充分感受『被愛』進而『愛人』。

生命教育(9)  

『自尊』簡言之就是自我反省、看重自己,隨時保有快樂的心情,合理的為自己的權益說話,能處理人生旅途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尊人』簡言之就是尊重他人,隨時保有「關懷」、「感恩」的心情,「寬恕」他人的錯誤、「接納」不同的行為及想法。

生命教育(10)  

『尊重教育』若過度發展,容易自我感覺良好且目中無人,不懂得體諒他人,總認為所有的錯都是別人的錯,因而養成反社會性人格;反之『尊重教育』若未落實,則不會喜愛自己,不尊重自己,或甚至對自己懷有一份強烈的恨意,未來更容易發生自殺性行為,總之,正向的自我概念即是自尊,負向的則是自卑

生命教育(4)  

、「三品教育」

「三品教育」簡言之就是「為人有品德、做事有品質、生活有品味」,培養孩子「為自己負責任」的生活態度,體認「學習是自己的責任」,養成孩子「自主學習」、「負責任、合群、自律」的習慣與精神,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石。

在0-6歲嬰幼兒時期,「三品教育」應從生活中導入,建立孩子的『安全依附關係』,到了幼兒階段才會表現出樂觀、好奇、進取、受人歡迎的學習特質,而這些特質在未來又將成為孩子下一階段學習的重要基礎。

生命教育(4)  

『認同模仿』是嬰幼兒學習的第一步,因此,圍繞在孩子身旁的成人所表現出來的人格行為十分重要。一般來說,極端且沒有所謂準則性的照顧者,孩子對別人經常是具攻擊性的;若照顧者對幼兒自己做事的限制且干涉過多或經常包辦代替,在幼兒期可能提早形成懶惰的性格傾向;照顧者若本身比較好奇,並且鼓勵孩子探索,孩子的好奇心及觀察力也較強;若照顧者權威性強,較少引導兒童去發現,更少和兒童互動的,孩子的好奇心及對周遭環境的敏銳度也會較差。

生命教育(5)  

、「仁德教育」

「仁德教育」簡言之就是「友愛、同情、互助、堅持、敬重」,若孩子因為心理防衛機轉而產生暫時性的保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若把任何事都推托給別人,不認為自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那就容易出問題,而這也是現今社會最常疏忽也經常發生的狀況。

生命教育(6)  

現在社會強調個人主義,常常忘記一個人過得好,其實是需要背後很多人付出、犧牲才能成就的。所以,很清楚的教導孩子哪些行為是不自由及為什麼會不自由的原因,並在日常生活、生活細節中帶著孩子不斷反省,當然,「正確的知能教導」及「客製化」的學習引導也很重要,若沒有正確的知識及不間斷的針對孩子的個別差異給予適當的提醒,良心容易會被誤判;若是常常讓孩子在媒體上看到很多殘忍的鏡頭,慢慢孩子就可能變得麻木不仁。

生命教育(7)  

四、「能我教育」

      所謂『能我教育』,就是透過技巧性的教學互動,發展出孩子本身的獨特性,建立自信心,例如:好動的特質,較易形成勤快、好勞動的良好性格傾向,再透過正確的指導下做事,孩子也能深刻體驗到做事過程中的成就感,更會因為這個過程而感到自豪,而非只重在結果

生命教育(8)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雖然尚不能理解自己和別人的生命是有關,且不可以任意妄為的道理,但藉由佈置祥和溫馨的環境及認識自我的小遊戲中,讓孩子先對自我、生命有基本的認識,包括照顧動植物、照顧需要幫助的人…等尊重生命的觀念,然後透過有計畫、有步驟地引導及學習,逐漸引發孩子潛在的情意能力,培養出『常規、禮儀、無暴力』三大基本氣息。

 

arrow
arrow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