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禾園嬰幼兒學校


相信很多家長對於孩子長牙的歷程充斥許多疑問~例如:我的寶寶到底什麼時候開始長牙?長牙一定會發燒嗎?何時可以開始刷牙?什麼時候可以用牙膏?為什麼牙齒長出來卻分那麼開?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了能替家長釋疑,禾園在此針對有關寶寶長牙前後問題一一為您解答~


一.我的寶寶到底什麼時候開始長牙,才算正常?


正常來說,寶寶大約6個月大就開始長牙,直到2歲結束乳牙的生長期,但其實牙齒生長也有快慢之分,發展較快的寶寶有些早至四個月就開始長出第一顆牙齒,慢的寶寶甚至到將近一歲才會開始長牙齒,但不論何時長牙,只要長牙順序正確,且在一歲半前有長出牙,就可不必過度擔心囉。(有關長牙正確順序先前已在本校部落格"我的孩子牙齒長的慢,怎麼辦?"文章中說明過,故不在此另說明)


二.請問寶寶長牙一定會發燒嗎?


正常來說,不是每次長牙齒都會發燒,事實上在牙齒還沒有冒出來之前,首先會發現寶寶的牙齦出現鼓鼓的現象,再來牙齦會稍微有發炎的症狀,牙齦顏色會變得紅紅的。由於牙齒正在努力鑽出牙齦,難免會造成傷口,並會有點搔癢的感覺,所以寶寶會有不適的感覺,甚至想要將東西放嘴巴,藉由咬的動作舒緩不適感,有些較為敏感的寶寶,可能還會因此伴隨輕微的發燒,不過一旦牙齒冒出來就會恢復正常,家長可以不必過度擔心。


三. 何時可以開始幫寶寶刷牙?

基本上,孩子一出生即可開始協助寶寶刷牙,以下為每個階段的孩子刷牙應準備工具及相關注意清潔事項,但不論那個階段清潔時都要留意若清潔後發現清潔工具上有黃垢,這表示牙齒尚未清潔乾淨,請務必繼續為孩子清潔。


1.未長牙前:


使用工具~紗布巾或BABY專用階段性牙刷或指套


清潔方式~可使用小紗布或指套,套在食指上,伸入寶寶的嘴巴,清潔整個口腔並輕按牙齦。現在市面上有專賣未長牙前的牙刷,若家長擔心套在手指上並伸入孩子嘴中會有病從口入的疑慮,使用有握柄的牙刷也是不錯的選擇。


2.一歲前(已長牙):


使用工具~BABY專用階段性牙刷 



長牙時,牙齒鑽出已經使牙床上有傷口,如果又有食物殘渣停留在傷口上,將會讓發炎情況更加嚴重,因此應使用BABY專用軟毛小牙刷輕輕刷寶寶長出的牙齒處及未長牙處的牙齦與舌頭,切記使用牙刷時,力道一定要輕,因為再軟的刷毛,若是用力過度,還是會讓牙齦受傷,所以在施力方面要特別留意。


2.一歲後(已長牙):


使用工具~BABY專用階段性牙刷 .漱口杯


在寶寶還無法理解大人傳達的訊息前,最好先不要使用牙膏,但可以練習漱口杯漱口並用牙刷沾開水輕刷即可。(練習過程中一定要使用煮沸過的開水,避免在練習刷牙途中吸到不乾淨的水)


注意事項:漱口杯和喝水杯一定要分開兩種杯子,且在剛開始每次漱口和喝水時都先示範一次給孩子看,否則此階段的孩子一定會誤以為喝水時也可以吐水出來,造成學習上的混淆要改正就很費時了!


四.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用牙膏?


不論是市售的成人或兒童牙膏的成分中,多少含有氟或香料等化學物質,雖然對清潔有加分的作用,但若寶寶不慎把牙膏吞進肚裡,反而容易造成慢性中毒。建議等到寶寶能夠理解「不要吞下去」的意思時,再讓他使用牙膏比較好。(多數來說寶寶約3-4歲理解能力就會發展得很好)


五.為什麼牙齒長出來卻分那麼開?

事實上,乳齒要分開一點,以後長恆齒才會長得整齊漂亮,反而乳齒長的過密,往後恆齒生長時牙齒容易擠在一塊,這原因就是在於乳齒較無恆齒大。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目前全台已進入腸病毒高度警戒期,爲配合政府政策並避免疫情擴散,若園內發現兩人疑似病例,即全園停課十天,此外,因園內有收托年齡較小的BABY,原園內決議只要有一位疑似病例就立即全園停課十天,但因考量部分家庭無多餘人手可照顧孩子,因此,若園內有一位疑似病例,本園則會發放通知單通知全園家長,除疑似病例必須強制自家隔離休息外,其他健康幼兒則由家長自行決定是否在家休息,以下幾件事情另煩請家長協助配合:


1.      衛生署疾管局提醒,目前腸病毒重症死亡病例經統計大多發生在人口較多的家中,且六歲以下死亡病例絕多數都是未上學且由家中長輩照顧的孩子,調查原因發現『很多都是認為因為是家人照顧,覺得在家中病菌沒有那麼多,而忽略自身及孩子衛生習慣』,如:使用完抹布就直接接觸孩子,未先洗手或家中有其他成員生病中,卻沒有戴上口罩…..等細節衛生部分,有鑑於此,爲確實落實本園疾病控管辦法並確保孩子上學健康維護,自即日起,凡園內家中家長本身或其他成員有感冒現象(不論是否被診斷為腸病毒),務必請家長主動告知本園,在校我們將依狀況暫時將孩子進行隔離,以防腸病毒趁隙而入。


2.      衛生局公告,若家中幼兒疑似感染腸病毒,症狀開始後七天內,要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肉抽搐、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有上述症狀就要送往區域級以上醫院。


3.      目前若家中有其他家人有感冒現象就要特別留意並通知校方,讓校方可以提前做預防,因為大多時候大人感染腸病毒時,症狀不易顯現出來也容易被誤診成一般感冒,甚至無任何狀況但病毒卻藏在口鼻腔中,在不自覺的狀況下就會讓家中嬰幼兒感染到腸病毒,進而將病毒帶進學校,不得不小心!


4.      目前台北縣所有遊戲室內遊戲場所均禁止開放,其他縣市將視狀況陸續跟進,範圍包括:麥當勞、湯姆龍、各大賣場內所附屬的遊戲區…..等,請各位家長務必在這段期間減少帶孩子到密閉式公共場合的機會,以減少嬰幼童感染機率。


5.      目前腸病毒不斷在變種,要確認是否為腸病毒必須檢測唾液或血液,因此在未確認前容易造成醫師將腸病毒誤診為一般感冒,比較小心的醫師則會以疑似腸病毒病例來處理,在此再一次提醒家長只要本身或家中有其他成員生病,不論任何症狀務必請主動告知園方,接送孩子時並請戴上口罩。


6.      本園於即日起至全國腸病毒疫情獲得控制前,將更嚴格執行早晚健康檢查,健康檢查重點將著重在『腸病毒』病症檢查,並規定全園教職員均需戴上口罩,一天最少消毒兩次~以防將可能帶有的病菌不小心傳給孩子,另請家長配合以下幾點事項:


(1)    入園接送孩子前請於校園騎樓洗手台處用肥皂洗完手再進入園內。(在家洗完手來校仍要洗)


(2)    入園接送孩子者嚴格禁止進入教室,請在教室外走廊等候。


(3)    入園接送孩子不論有無生病儘可能戴上口罩,尤其是兩歲以下的家長。



以上事項務必請家長與本園一同配合,


讓我們攜手幫助寶貝們安然度過這段時期~加油~加油~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家長們對於孩子的語言發展總是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其實孩子語言發展除了男女有別,更夾雜著遺傳.環境...等因素影響著,也不見得說不清楚就是大舌頭,孩子的語言發展是有一定的歷程,身為父母的我們若操之過急反而會成為孩子的語言發展歷程中的絆腳石,不可不留意呀!為了讓禾園的家長們可以更清楚了解孩子語言的發展歷程,我們特地精選以下文章與家長們分享,期望能更正向幫助家長們對孩子語言歷程的認知~



六歲的小松是我的一個小病人。他笑臉迎人、大方自在,隨時都想要耍寶,臉上總閃過慧詰的表情,是個活潑開朗的乖孩子,完全不會病懨懨。嚴格說起來,他得的不是那種吃了藥就會好的「病」,他是因為說話不清楚、也就是俗稱的「大舌頭」,才來就診的。他的舌頭正常的很,一點都不大,只是不夠靈活。


舉幾個他容易說錯的例子,例如:「卡通」說成「卡空」、「我的筆」說成「我個筆」。他也是個幸福的孩子,因為有三個不需支薪的專屬私人翻譯──爸爸、媽媽、姐姐。當別人聽不懂小松說的話時,他們會即時幫他翻譯給別人聽。他們一方面滿心希望小松長大後就可以「優退」他們,但一方面又擔心不知何時小松的說話問題才會改善,只好找上了我來幫助小松。


小松到底得了什麼病?


像小松這樣因為說話語音不清楚,造成溝通上的障礙,我們稱為構音(音韻)異常。


語音有哪些?


中文語音共有卅七個注音符號。主要有兩大類型,母音和子音。母音有十六個,分成單母音(ㄚㄛㄜㄝ)、雙母音(ㄞㄟㄠㄡ)、含有鼻音的聲隨母音(ㄢㄣㄤㄥ)、翹舌母音(ㄦ)、有單母音特質的介音(ㄧㄨㄩ)五組。


子音有廿一個,分法有兩種。依照發音的部位可分為雙唇音(ㄅㄆㄇ)、舌前音(ㄉㄊㄋ)、舌根音(ㄍㄎㄏ)、舌面前音(ㄐㄑㄒ)、舌尖前音(ㄗㄘㄙ)、舌尖後音(ㄓㄔㄕㄖ)、唇齒音(ㄈ)、邊音(ㄌ)。依照發音的方法可分為塞音(ㄅㄆㄉㄊㄍㄎ)、塞擦音(ㄐㄑㄗㄘㄓㄔ)、擦音(ㄈㄏㄒㄙㄕㄖ)、鼻音(ㄇㄋ)、
滑音(ㄌ)。


語音發展有先後次序嗎?


是的。一般的孩子在學說話時,單母音最早學會,兩歲左右就可以說出;雙母音及聲隨母音分別到四至六歲才較穩定。子音的發展較複雜且費時較久。一個以中文語音為研究材料的結果顯示,孩子在三歲時可以發出ㄅㄇㄉㄋㄍㄐ等音,四歲已可發出ㄆㄊㄎㄐㄑ,到了五歲可發出ㄈㄒㄗㄘ。到了六歲大致可發出所有的語音,只是有些孩子的捲舌音(ㄓㄔㄕㄖ)可能要到快七歲時才會較穩定。


構音(音韻)異常是怎麼發生的?


原因眾說紛紜。有幾個常被探討的原因,例如:二至三歲孩子在學說話時,由於部份語音尚未發展,本就容易出現語音替代的情形。等到孩子快四歲了,較有能力發出原先未發展的語音,而大人未及時給予語音刺激或練習,錯誤構音就被定型了,不容易改正。也有研究者認為,構音(音韻)異常是由於大腦在區辨語音及處理語音結合規則上有困難,因此孩子認為語音間沒有什麼差異,甚至無法拼出正確的音。另外,有一些孩子因為口腔靈活度較差,以致於習慣用簡單的語音說話,或是語音發生扭曲的現象。


什麼時候要帶去給語言治療師看?


母音就算說得不是很正確(例如:「袋子」說成「大子」),旁人也能容易猜出意思。子音就不同了,只要說錯了(例如:「袋子」說成「蓋子」),意思很容易被誤解。所以被家長帶來做語言治療的孩子,大多數是在子音上出了問題。有一個四分法則可以參考:一歲半孩子的語言裡約有四分之一的內容可被陌生人理解,二歲孩子或許有四分之二,三歲大概有四分之三,到了四歲就應該可以全部都被理解。如果孩子沒有上述的發展,就可請語言治療師進行評估或治療。


要如何幫助有構音(音韻)異常的孩子?


一、小聲音大不同


平時就可以給予大量的語音刺激,誇張地說話來讓孩子了解語音的不同。可以故意給特別的語音命名,例如:ㄉ是舌頭在牙齒上點一下,ㄊ是舌頭踢到牙齒了,ㄍ是公雞咕咕叫的聲音,ㄎ是想要咳嗽的聲音,ㄑ是火車要發動的聲音 ……運用你的智慧,把這些語音賦予新的特徵。當孩子了解語音的特徵後,教孩子分辨語音。請孩子找找看,哪些字有這些特徵。


二、猜猜看對不對


把字故意唸成別的特徵(例如:把舌頭踢牙齒的音「頭」唸成要咳嗽的「ㄎㄡˊ」),注意孩子能不能察覺這些不同。


三、我也會拼拼音


若發現某個錯誤音在經過這樣的練習後很容易說得正確,就先從這個音先教。請孩子試著發出具有同樣特徵的語音(ㄊㄜ、ㄊㄞ、ㄊㄠ……)。必要時可使用錄音機,讓孩子聽聽看自己的聲音和大人說的有沒有一樣。


四、再快我也不怕


為了要穩定新的正確語音,需要重複唸幾次,若正確,再加快速度。可先重複說單字,穩定後再逐漸擴展到
重複說詞彙、句子、童謠、對話。之後再嘗試另一個容易發出的語音。


對於有構音(音韻)異常的孩子來說,要放棄用舊方法說話而改用新方法,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才能夠穩固。請家長要保持耐心,時時關心,使用鼓勵及讚的方式,讓孩子有動機為這個新方法努力練習,在快樂中進步!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記者詹建富綜合報導


美國知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兒童醫院的醫師提醒家長,6個月大以下的嬰兒,只要喝奶量足夠,不必額外補充水分,以免發生水中毒,危害生命。



約翰霍普金斯兒童醫院兒科急診醫師安德斯指出,新生兒的腎臟發育尚未成熟,一旦喝太多水會造成鈉離子流失,進而影響腦部活動。早期水中毒的症狀包括痙攣、易怒、嗜睡、體溫過低、臉部浮腫等。當嬰兒出現水中毒現象或痙攣時,應立即就醫



安德斯強調,這些變化都很細微,早期的症狀並不明顯,痙攣可能是最早引起父母注意的徵兆。但如果及時送醫治療,通常不會有後遺症。



安德斯表示:「雖然嬰兒也會有口渴的反應或想喝水的驅力。但讓他們多喝點母乳或配方奶粉即可。」她建議,不到六個月大的嬰兒應禁止喝水,父母也應避免讓嬰兒喝過度稀釋的配方奶或是含有電解質的兒童飲料。



台大醫院新生兒科醫師周弘傑表示,從外電的報導來看,不到6個月大的嬰兒並非都要禁止喝水,補充少量水是可以被允許的,也不會造成水中毒,但站在醫學的觀點,「新生兒只要有喝奶水,補充其他的水根本是多餘的,何況還會增加嗆到的風險」。



周弘傑表示,一般的配方奶粉都會標示,沖泡奶粉時一匙奶粉需加多少水,一般的比率是水占87%,奶粉13%,可見新生兒所喝的配方奶就已喝下許多水分,而母乳中的水分比率還比87%更高,因此只要按時給予餵奶,就不至於有欠缺水分之虞。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家長以本身口渴而猛幫孩子灌水,周弘傑就曾碰到有的小孩攝取水分過多而引起肺水腫,也有外勞因為看不懂配方奶粉的中文標示,沖泡的奶量因過度稀釋,引起鈉離子過低而抽筋住院醫療的案例。



他認為,即使是坊間流傳的去胎毒水、葡萄糖水,也沒有必要。



安德斯認為,較大嬰兒如果有便祕現象或是碰到天氣非常熱時,父母可以餵他們喝少量的水,但一次的分量最好不要超過30到60西西。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得知日本沖繩將派員來台到本校參訪,雖然可趁此機會互相交流,但在經由與執行長討論過仍覺不妥,怕會因此影響到園內孩子坐息,也違反園內內部安全機制,因此只好與以回絕~園長我特於此對日本沖繩參訪團表達歉意,期望下次在不違反園內嬰幼童安全機制下可進行其他學術性交流,也感謝禾園所有教職員長久以來的努力,讓禾園未來可以更上一層樓.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發燒了,怎麼辦?台北市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陳永綺指出,5成以上家長在小孩發燒時會先居家護理,但護理後發燒反而更嚴重的案例卻時有所聞,其實,只要不是高燒、活動力不受影響,家長只要密切觀察即可,並不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就急著退燒喔!。



 ■切記忙降溫 反而會引起高燒



 陳永綺表示,常在門診時發現有高燒病童被焦急的家長送醫,詢問後才發現,小朋友本來只是小發燒,父母卻急於以洗溫水澡、躺冰枕等方式幫小朋友降溫,結果愈幫愈忙,反而高燒不退。



 陳永綺強調,發燒是身體免疫系統遭受細菌或病毒攻擊時的警訊,「適度的發燒對身體是有益的」,只要小朋友的活動力沒有異常,只要讓小朋友多喝開水、身體保持乾爽並持續觀察即可。



 ■到底什麼程度的發燒要特別注意?



 但到底什麼程度的發燒要特別注意?陳永綺表示,發燒達到攝氏39度、40度高溫,就是高燒~身體會極度不適,還可能伴隨酸痛、頭暈、嗜睡等症狀,這時就需幫小朋友降溫



 陳永綺強調,適度的發燒有益強化小朋友的免疫系統,只要不是高燒、小朋友活動力不受影響,家長只要密切觀察即可。至於「頭殼燒壞」的說法,醫療團隊指那是以前的非健保時代大家對居家護理常識並不是那麼熟悉,常常急速降溫或在高燒時因無法負擔醫療費用而延誤送醫...等所導致的,在現代醫療資訊這麼發達及健保時代中已經很少發生了,反而是因為處理不當造成孩子腦部受傷的機率增多。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一直到外地取經,目的就是要找出更好的方法把病菌趕出團體生活,很多時候和許多園長及相關學者一起討論有關孩子就學的問題,卻發現即使環境再優,師資再好,設備資源再豐富,防護措施再好的學校,都會被病菌搞的七暈八素的~老實說管理一間學校甚麼都可以用錢來解決,就是孩子生病問題無法完全杜絕,家長怕其實我們更怕,因為只要全園有一個孩子生病,所有教職員都會神經緊繃,因為禾園很要求疾病的控管,再加上園長我是個極度要求完美的人,尤其是在清潔部份~所以在禾園任職真的很辛苦(哈~應該是在園長我底下做事很辛苦),記得好久以前曾有老師抗議說:我們來這邊是要照顧孩子不是要學怎麼清潔~園長我說:教導孩子及照顧孩子說起來很簡單,但怎麼照顧就有很大的學問在,家長把孩子交到我們手裡就是要孩子健康的學習,尤其團體生活更容易傳染病菌,若孩子的學習環境老師不能隨時注意,就不能說自己是很好的照顧者~在這裡我要衷心感謝現任所有教職員的辛勞,雖然很多時候看到班內只要有一位小朋友生病,你們就神經緊繃的消毒再消毒,清潔再清潔,常常等不到家長責難就先被董事責罵,身為園長的我只能先給你們打打氣,再趕緊和主任想辦法要怎樣能杜絕病菌,以下是園長我努力拜訪相關專業人士取經得來的心得,但這些都需要家長跟我們一起配合才能成功喔^^一起加油ㄅ!!


1.減少吃藥及住院..


   (1)藥吃愈多愈沒抵抗力(基本上沒有藥是可以殺死壞菌,只會殺死好菌及減緩生病症狀)


  (2)生病時,通常醫師有醫院商業考量會建議住院,但家長要學會自己判斷,發燒或未危及生命時,其實住院 和在家休息一樣都會好,主要是因為生病時免疫力下降,在醫院即使住單人病房一樣會有病菌侵入,不得不小心!



p.s不知家長有無發現,怎麼孩子生病一直好不了,那是因為台灣的醫生尤其是大醫院的熱門醫師或是聽說吃了藥會很快好的診所都喜歡濫開抗生素,即使不濫開抗生素光吃其他藥物,反而沒殺死壞菌也把好菌都一起殺光了,記住發燒只是一個過程.多休息多喝水就好~



2.室內空氣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冬天還要多除濕..



3.多讓孩子到戶外活動.但氣喘發作時就要避免外出或運動.



4.冬天喉嚨處要穿半高領或圍巾保護,早上起床時腳底要穿舒服的襪子保暖(夜晚睡覺時孩子體溫會升高,保暖過頭反而容易生病)



5.多喝溫開水(體重每公斤要喝30 cc的水).


6.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少量的維生素B群或綜合維他命擇一



7.過敏氣喘可以先找信賴的中醫師開藥調養,治療好後再停藥,過程中忌喝冰冷飲料.



8.個人衛生習慣要好,家庭環境要注意


很多人都會忽略家中環境及家人的衛生習慣,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家人間互相傳染,尤其腸病毒在成人體內有抗體,甚至只會感染後只是一般感冒症狀,但在六歲以下孩子身上沒有,大人很容易成為帶原者而不自知.


 



9.家長不要過度緊張
父母親及家人平時對孩子事事過度緊張焦慮會影響孩子,孩子是很敏感的,越害怕越保護越受影響容易生病.(很多醫師都這麼說過)


10.其他注意事項:


   (1)腸病毒最外顯的特徵是孩子會流口水
   (2)夜咳原因大多是鼻涕倒流,要拍痰和多喝溫開水才是最佳良藥並讓孩子擤(吸)出鼻涕或使用市售的吸鼻器.  


   (3)大約是入小學後.孩子的氣管才會發育好,所以會生病是正常的~


11.孩子常生病9個原因:
  1.環境不潔或空氣污染或被動吸煙等,污染的空氣進入呼吸道,影響肺的換氣功能。


  2.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缺乏鈣,鋅,鐵,維生素A、維生素D等,均可導致寶寶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

  3.患有先天性疾病 比如先天性心臟病、先天肺發育不良等。

  4.患有免疫缺陷病 這類寶寶是因先天性缺乏一些抗體或合成酶,在臨床因為化驗項目不齊全,一般的醫院不具備條件,還檢查不出來。

  5.濫用抗生素 不管病情需不需要都用,並多次更換,產生耐藥性,打亂了人體的一些平衡。

  6. 擅自停藥患病後,療程不夠,擅自停藥,發燒一退就停藥,細菌長期處於隱伏狀態,一旦受涼,容易引發疾病。

  7.濫用激素有些看護人對發熱機理不瞭解,恨不得一貼藥就手到病除,還有一些醫生不耐煩看護人的嘮叨,或者害怕對自己不信任從而流失病員,就給寶寶運用激素。久而久之,患兒產生了依賴性,免疫功能也因此受到影響。

  8.臨床誤診比如嬰幼兒哮喘,尤其是一種叫咳嗽變異性哮喘,最容易誤診,寶寶表現和感冒或肺炎很像,感冒咳嗽反復發生,老按感冒治療,效果暫時緩解。另外應當注意的是,近幾年結核病也有升高趨勢,一定要及時確診。

  9.不良的習慣我們發現一些寶寶睡前吃東西,或抱奶瓶入睡的,也很容易誘發感冒;不刷牙或不漱口的孩子,最容易嗓子發炎。這些都會造成寶寶免疫力下降。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採訪/張志雄


諮詢/高雄禾園嬰幼兒學校 王俐文園長


             高雄廣宸牙醫診所 黃宏儒醫師


孩子長牙了固然很令人高興,但是究竟孩子何時要開始去看牙醫?很多父母都是一問三不知,甚至家中很多長輩都認為沒生病其實是不用看醫生的,而事實上乳牙生長健康與否都將影響往後恆牙的生長,身為家長的你們不得不知喔!以下為禾園嬰幼兒學校王俐文園長針對嬰幼兒常見乳齒保健問題釋疑:


一.寶寶何時要帶去看牙醫?


黃宏儒醫師表示自寶寶長第一顆牙開始的三個月內就必須帶去兒童牙醫檢查,爾後則依醫師安排定期帶孩子至牙醫診所做其他例行性檢查,但要注意的是牙齒檢查與一般健兒門診不同,不要因貪圖方便而忽略牙齒檢查的重要。


二.要如何減少孩子看牙醫的不安?


1.事先在家與寶寶玩看牙齒的遊戲,例如:躺著張嘴(要戴手套)....讓孩子習慣牙齒被他人觸碰的感覺。


2.讓孩子在吃飽睡飽後,且情緒較安穩時再帶至牙醫診所。


3.帶孩子至兒童牙醫診所而非一般牙醫診所看診,因為兒童牙醫診所內許多環境設施都是針對兒童來設計,醫護人員也都有受過相關引導孩子檢查牙齒情緒的訓練,對於孩子來說也比較能接受。


4.平時在口語上不要拿看醫生來威脅孩子,就會減少許多孩子心理上怕醫生的害怕程度,切記孩子很多經驗都是來自父母或其他家中長輩給予的既定印象,不要因為自己的喜好而影響孩子觀感!


三.我的孩子還沒長牙,這樣要去看醫生嗎?


其實只要在一歲半前長出第一顆牙,並在三歲前乳牙全部長出即可,此外,長牙速度與所攝取的營養及遺傳因素及性別有關,通常女生發展會比男生快,總之,若只是牙齒生長快慢問題是不必急著要看醫生,但若是長牙順序順序不對就必須請教醫生,一般而言下門齒兩顆會先長出來,整體來說乳齒20顆要長期約需20~30個月。


四.長牙時聽說會發燒,但卻很容易與生病混淆,到底該如何分辨?


1.因長牙會癢,所以寶寶會想要咬東西及流口水。


2.會有稍微腹瀉狀況且食慾下降。


3.要焦躁不安,容易哭鬧。


4.口腔內會有硬塊凸起且紅腫。


5.因牙齒在長出的過程中會引起發炎現象,容易引起發燒,但很少會燒過38度以上。


6.若有超過38.5度且有起疹子或腹瀉引起的脫水狀況,則建議就診!


五.要如何舒緩孩子長牙的不適感?


1.讓孩子吃涼一些的食物,不要過冰也不要過熱!


2.可以準備法國麵包或較硬的水果讓孩子藉由吃來磨牙或準備一般市售的固齒器讓孩子啃咬,但要注意清潔消毒工作。


3.未長牙前用紗布於孩子喝完奶或吃完副食品後輕潔按摩牙齦及舌頭;長牙後則用市售的階段式寶寶專用牙刷為孩子清潔按摩牙齒.牙齦.舌頭。


六.如何保護孩子的牙齒?


1.若真的要吃甜食或零食應儘量在半小時內吃完,減少口腔產生酸性環境而影響到牙齒發展。


2.不要讓孩子含奶瓶睡,儘量讓孩子在清潔牙齒後再入睡。


3.新鮮水果含足夠的纖維,因此在咀嚼時也同時具有清潔作用,對寶寶牙齒來說是非常天然的牙齒保健食品。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張嘉寧


照片/高雄市禾園嬰幼兒學校


孩子能夠平安健康的成長,是父母最大的願望,但是往往因為一時的疏忽,等到孩子發展遲緩及異常的時候,而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時期,因此,除了可以透過醫院篩檢之外,也可以利用學校所提供的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在家中替幼童自行篩檢,可以及早發現及早療育。



妹妹專心的玩著,發出聲光的玩具車,會用手指去碰按鈕,對媽媽的叫喚有反應,而且已經慢慢會走路,這些都是一歲的幼兒,應該有的發展,醫師表示0到6歲,是嬰幼兒成長的關鍵時期,家長應該在4個月開始,讓孩子接觸潛能發課並自我在家進行幼兒發展篩檢。



俗話說七坐 八爬 九發牙,孩子的每一個動作成長,都有他的階段性,如果發現有發展遲緩或異常的情形,最簡單的做法父母可以運用兒童健康手冊內的兒童發展檢核表,來了解孩子的發展,替孩子及早做篩檢,提前知道孩子的問題,而最慬慎的做法是找相關機構協助自己了解孩子的發展,以目前全省嬰幼兒檢測來說,高雄市禾園嬰幼兒學校的發展檢測系統是所有嬰幼兒發展做的最完整的學校。



每個孩子能夠平安健康的成長,其實都是父母最大的願望,因此對於發展比較慢的孩子,如果可以多一分注意,早一些瞭解孩子的發展,對於孩子和父母及家庭和未來的社會結構,都會是很大的幫助。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幼兒的皮膚照護




一.剛出生應有的膚色:


    正常足月產的嬰兒皮膚是呈柔軟、有些皺摺、紫紅色;出生幾小時後,皮膚會變深紅色,可持續數個小時。嬰兒一直曝露在冷空氣下之後,皮膚會呈紫斑狀,在手及腳背上,也會因嬰兒的周邊血液循環不穩定,有些許的皮下水腫產生,不過這一切變化是正常的,數日後就會恢復成一般膚色。



二.一定會出現的正常現象:


1.剛出生幾天的嬰兒,全身會有類似脫皮現象,此乃因已脫離母體原本濕潤的羊水 環境,他們的表皮會逐漸脫落一般在一週左右就可掉落乾淨,不必過於擔心,在完全落屑後的皮膚會顯得更粉紅色及柔軟光滑。


2.胎毛部分因為出生時大多已經脫落,但在臉、肩、背及尾骨部位仍會有些殘留。


3.也會有暫時性禿頭,但在六個月大前會正常再長出。


三.如何保護嬰幼兒的皮膚:


1.小心因輕微的外力會使原本薄弱的角質層脫落,以致引起皮膚感染,甚而有生命危險。


2.因皮薄,皮下微血管網又豐富,因此嬰兒的皮膚吸收、通透力是非常好的,所以  不可隨便讓嬰兒亂擦藥膏,以免因被大量吸收入血中,造成全身性毒害,任何要高最好請教醫師後再擦。


3.其他像日常清潔如:洗澡、洗臉、洗手時,也應選用嬰兒專用的清潔用品,而不可使用鹼性皂,或藥皂、消毒水等。


4.出生後2天內,正常嬰兒並不排汗,一直到第三天才從臉上開始流汗,接著是手部出汗;早產兒的汗腺功能約在出生兩週後成熟。因嬰兒汗腺分泌功能不穩定,再加上若不注意皮膚表面的清潔工作,適度加減衣物以散體熱,就會在皮表產生皮疹。


5,衣物應以吸水性強、通透性佳的棉麻布料為主,不要包的過密要寬鬆,以避免皮膚有無謂的受壓及摩擦,而且穿脫要方便,夏天時,若散熱方式不對(如:衣物過多,過厚,不吸汗,沒有空調等),又水分補充不夠,就很容易產生脫水,虛脫的現象。


6.適合嬰兒的室溫度18度至20度,一般說來,實在不必怕嬰受寒而過度保護,穿得少讓嬰兒有機會可直接接觸到周遭空氣,能以皮膚去感覺,如此一來,也間接讓皮膚有增強身體扺抗力的能力。



7.嬰兒的指甲長得相常快,二、三天前才修剪過的,不一會兒就又長長了,故平均說來,每週修一次指甲是適當的頻率,因指甲太長會藏污納垢,也容易抓傷皮膚,太短則會傷害指甲床,造成甲溝炎,故要特別注意。


禾園優質托嬰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